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國產材政策執行績效不彰 監委申請自動調查

圖為藤枝國家森林遊樂區的樹木。(資料照)

圖為藤枝國家森林遊樂區的樹木。(資料照)

2021/05/18 11:04

〔記者謝君臨/台北報導〕行政院自1991年禁伐天然林後,林業技術已停滯30年,從2009年至2018年為止,國產材自給率僅1.02%,林務局為提升國產材自給率,宣示2017年為「國產材」元年,宣告重啟林業,希望於2027年達到木材自給率5%的目標,但政策執行績效與所設目標顯有落差,監委范巽綠、林盛豐已申請自動調查。

2位監委表示,基於國人對環境生態保育的重視,整體社會對伐木觀感不佳,行政院自1991年禁伐天然林後,林業技術已停滯30年,人工林不僅因此停擺、也造成國內林業隨之凋敝。

根據林務局統計資料,自2009年至2018年為止,國產材自給率僅1.02%,超過95%的原木來自進口,其中53%來自馬來西亞天然林,造成原木輸出國自然資源損耗及侵害生態環境,並引發當地環保團體抗議。

2位監委指出,我國基於保護所屬天然林業,相關產業政策及環保團體仍停留在禁伐觀念,卻大量進口木材損害輸出國林業產業,相較於鄰近的日本與韓國的木材自給率,日本在2002年木材自給率達到史上最低,現今不僅自給率倍增,更積極發展規格材衝刺外交;而南韓在1960年才開始大規模造林,更於20年間木材的自給率從5%上升到15%。

2位監委質疑,本案事涉政策執行效率不彰問題,究竟實際推廣成效如何?主管機關有否完善的推動方案?有否規劃符合環境的人工林永續經營計畫?對相關產業及法規研議配套措施為何?有否建立伐採技術、連結產業鏈、培養人才,協助國產材發展?如目的事業法規在國產材自給率政策推動上有窒礙難行之處,其協調相關機關處理情形為何?相關疑義,實有深入查明之必要。

監察院。(記者謝君臨攝)

監察院。(記者謝君臨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政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