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委質疑社宅發包數取代完工數 內政部:都以發包數說明進度
內政部次長花敬群表示,社宅政策從頭到尾一致都是用發包數來說明進度,發包後勢必會完工。(資料照)
〔記者簡惠茹/台北報導〕國民黨立委林思銘今天質疑內政部社宅進度都是以「發包數」取代「完工數」呈現,對於社會觀感有所落差,內政部次長花敬群表示,政策從頭到尾一致都是用發包數來說明進度,發包後勢必會完工。
林思銘今天在內政部內政委員會質詢時表示,現在政府用社會住宅、包租代管來落實居住正義政策,政府也一直在說,8年要完成20萬戶社會住宅,社會住宅興辦進度部分,分為2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完成多少?第二階階段進度如何?現在報告進度都是講發包的,但是社會觀感會認為要講實際完成的,這樣是否有統計上的落差?
內政部次長花敬群表示,第一階段發包完成動工是以4萬戶為目標,統計到去年底約4萬8百戶,第二階段目標是8萬戶,今年預計完成發包1萬5千戶,今年第一季已經決標4千多戶,第二季預計6千多戶,上半年可以達到1萬多戶的發包量,預計今年可以完成進度,明年和後年目標是完成發包2萬戶。
花敬群說明,從總統大選後對外說法一致都是「開工」或「發包」,發包後勢必會完工,但是需要3年左右的時間完工,不太可能馬上縮短時程,一開始的宣示推動說明都不是用完工的說法,而是因為有某些人的重新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