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身分證暫緩玩假的? 公民團體籲政院完整說明
在蘇揆表明「同意暫緩」數位身分證後,政委唐鳳日前出席新北市亞太社會創新高峰會受訪表示,疫情期間民眾對晶片化身分證件(健保卡)提升至少10倍使用率,數位身分證現已進行法治、資安及服務體驗等整備。今日引發公民團體質疑這是「且戰且走」的滾動式檢討策略,要求政院必須出來完整說明。(資料照)
〔記者陳鈺馥/台北報導〕行政院長蘇貞昌日前向民進黨立委承諾「同意暫緩」數位身分證發行後,數位政委唐鳳上週受訪卻說,數位身分證現已進行法治、資安及服務體驗等整備;台灣的公民團體今日發表聯合聲明質疑,政府不同官員透過媒體釋放出來New eID政策暫緩訊息,是否是政府正式拍板的決定,還是只是「滾動式檢討」,且戰且走的政策變形過程。
台灣人權促進會、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開放文化基金會等公民團體今日聯合提出4點訴求:第一、政府政策不應透過非正式的餐敘與媒體放話來決定,若行政院確定新式身分證(New eID)政策暫緩,應透過正式決策會議與對外公開記者會,完整說明究竟是哪些原因讓政府暫緩這項政策?暫緩的期程?暫緩期間政府的作為是什麼?法制層面的範圍與具體事項是什麼?資安與服務體驗的整備指的又是什麼?
公民團體質疑,第二、若行政院已透過正式管道宣佈政策暫緩,就應歸零思考。「我們主張行政院應廢止換發計畫」,並廢止《身分證及戶口名簿格式內容製發相片影像檔案建置管理辦法》,從政策源頭就以保障人民隱私權、資訊自主權為基礎來整體規劃eID數位身份證之政策。
公民團體指出,三、eID數位身份證政策涉及層面廣泛,並非只是跨過「形式合法性」門檻,靠專法規範與設置專責機構就能解決,或者僅靠資安防護就能解決,呼籲行政院應從治理的角度,重視資訊「治理」重要性。該有如何的資訊治理,需要更完整的議題盤點跟紮實的公民審議過程。
公民團體呼籲,政府應該根本地徹底檢討「一人一證、一證一號」制度,並保留「身分證與自然人憑證分流」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