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法官新制霧煞煞 117名法界人士上課
司法院舉辦國民法官說明會,共有117名法界人士參與。(記者吳政峰攝)
〔記者吳政峰/台北報導〕「國民法官法」是我國刑事訴訟史上最重大的變革,導入國民參與十年以上的重罪審判,將於2023年元旦施行,距今只剩不到3年,但仍有不少法界人士對新制霧煞煞,司法院今天(16日)召開說明會,邀請117名法官、檢察官、律師與會,讓第一線的司法實務工作者有所適從。
司法院邀請台北地院法官陳思帆主講國民法官制度,計有117位法官、檢察官及律師參加,內容除了有國民法官為中心的諸多變革外,更佐以立法過程的討論及日本實施裁判員制度的經驗,作為將來可能議題的參考。
司法院另舉辦「種子講師研習營」,有40餘名種子講師與會,由刑事廳廳長彭幸鳴先說明舉辦目的及相關規畫,編審李宛芸介紹國民法官制度的輔助教材及司法院「國民法官」網頁所提供相關資料,討論「國民法官制度簡報內容、輔助教材之改進」、「如何於校園、社區、企業、機關、團體推廣新制及建議」、「因應新制審檢辯所需資源及教育訓練建議」等議題。
司法院秘書長林輝煌指出,為了迎接2023年國民法官進入法庭,坐上法枱,與法官合審合判,特別是選任國民法官、卷證不併送、證據開示、當事人自主出證等等刑事訴訟的重大變革,法律專業社群責無旁貸,需要用心地學習,並透過說明會及模擬法庭,預先熟稔制度操作。
他強調,國民法官新制旨在結合一般國民的多元人生經驗與法官的專業,共同做出妥適的判斷,因此,對一般國民宣講時,宜朝著法普程度及常識性的方向,並時時注意國民會不會承受過多的壓力,因而讓國民望之卻步。
林輝煌期許,有國民法官的法庭,國民近距離接觸司法,將減少對司法的誤解;法官親身體驗國民的多元價值,影響所及,將外溢到其餘案件的事實判斷與量刑,消除法院與國民中間的距離與隔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