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團憂心數位身分證有資安問題 內政部:會完備相關規範

內政部表示,數位身分識別證與紙本身分證一樣只有身分識別用途,卡面資料比現行國民身分證更少,防偽功能也較現行身分證更高,且晶片資料會透過加密保護。(資料照)
〔記者黃欣柏/台北報導〕今有民間團體質疑數位身分識別證的法律規範不足,恐有侵害民眾隱私的風險,對此內政部表示,政府會聽取各界意見,做好對個人隱私及資安的保護工作,並完備相關法規規範,以最嚴謹的態度審慎推動數位身分識別證。
內政部表示,數位身分識別證與紙本身分證一樣只有身分識別用途,卡面資料比現行國民身分證更少,防偽功能也較現行身分證更高,且晶片資料會透過加密保護,要民眾同意輸入讀取碼或密碼才能取用,充分尊重民眾的隱私及自主權。
內政部指出,數位身分識別證是國民身分證結合自然人憑證,使用時與自然人憑證一樣,不會在憑證中心留下任何紀錄;由於晶片已存有個人身分基本資料,無須連回內政部取用個資,內政部不會留存民眾使用紀錄,絕對不會有政府監控的問題。
內政部強調,依「戶籍法」規定,內政部已訂有國民身分證及戶口名簿製發相片影像檔建置管理辦法,將配合數位身分識別證的發行進行修正。同時也將訂定國民身分證全面換發辦法,規範全面換發數位身分識別證應遵循事項。
關於數位身分識別證涉及的個資保護、資訊安全及自然人憑證之電子簽章等事項,也將分別遵循「個人資料保護法」、「資通安全管理法」及「電子簽章法」之規定辦理,足以建構一個綿密的防護網。
針對民團對數位身分證晶片安全及私密金鑰產製的疑慮,內政部重申,晶片私密金鑰產製是依據自然人憑證的相關規範辦理,是在晶片中自行運算產生,並確保無法匯出、重製,任何人都無法取得該私密金鑰,也無法被製卡廠商掌握私密金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