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紅色浪潮的先行者史明 最愛親近年輕人傳遞火種
史明被稱為「永遠的革命者」,即使晚年行動不便,依然樂於與年輕人接觸,傳遞思想的火種。(資料照
〔記者楊媛婷/台北報導〕被稱為「永遠的革命者」、台灣獨立建國運動先驅史明(本名施朝暉)於9月20日晚間11時09分於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逝世,享嵩壽歲103歲,很多人見到史明,更常是叫他一聲「歐吉桑」。
本名施朝暉的史明出生於台北士林,是家中長子,有一個弟弟兩個妹妹,父親是林本源商行的經理,母親是大地主的獨生女,從母姓的史明被外婆帶大,史明曾說外婆影響他待人接物甚深,「外婆教會了我做人要有志氣,也要慷慨大方」,在封建氣息尚濃的台灣社會,由於史明的外婆相對開明,以及士林文化氣息甚濃等因素,影響他日後走上追求左派理想的道路,史明也曾說父親早期抗日的言行也啟蒙他追求台灣自主的思想。
求學時史明母親曾希望他選擇醫學相關科系,從小喜愛文學歷史的史明自有想法,加上他讀北一中(今建中,日治時期高中為5年制)4年級時,在雜誌讀到成立札幌農學校的克拉克博士所寫的「青年阿,懷大志吧!(Boys, be ambitious)」一句,便決定選讀早稻田大學的政治經濟學科。
在大學時史明閱讀許多左派哲思相關書籍,畢業後甚至赴中加入共產黨,因為這段他稱之為「穿過紅色浪潮」的經歷,他在中國直接體會到台灣與中國兩地人民截然不同的思想、習慣,也透析中國共產黨本身與獨裁無異的特質,看到許多革命青年因受不了殘酷鬥爭,翌日浮屍於古井的慘狀,激發他日後提出「台灣民族主義」的重要思想,並表示他的思想核心就是要擁抱大眾,也認為真正的社會主義是必須不斷地實踐與學習,因此史明晚年即使身體抱恙,仍不停演講、出席活動宣揚理念,一如當初流亡日本時開設料理店「新珍味」,他包完餃子、煮完麵後,一個人爬到頂樓,在小小的書桌埋首寫作《台灣四百年史》,並將所賺的巨額財富統統投入台獨運動,便是希望凝聚台灣人國族意識。
史明非常喜歡與年輕人親近,他接受記者訪問時曾說,和年輕人相處能讓他保持活力,也能理解年輕人所思所想,史明經常在住家和年輕學子舉行潤餅會,邊包潤餅邊高談闊論、分析時事看法,有時歐吉桑興致一來,還會分享他鍾愛的黑膠古典樂唱片,對古典樂更能侃侃而談,在輕鬆愉快的氛圍裡,這位矢志追求台獨的革命家史明將思想的火種傳遞給下一代的台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