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金會啟示 學者:台灣應思考是否需要政治性核武
世紀峰會「川金會」6月12日在新加坡舉行,美國總統川普獲其歷史定位,北韓領導人金正恩也與美國平起平坐,各取所需、和平落幕。(美聯社)
〔記者呂伊萱/台北報導〕世紀峰會「川金會」6月12日在新加坡舉行,美國總統川普獲其歷史定位,北韓領導人金正恩也與美國平起平坐,各取所需、和平落幕。對於北韓以小國之姿成為國際政治焦點,台灣在區域情勢發展下重要性又升高,台灣學者今指出,此事對台灣的啟示在於「台灣是否需要政治性核武?」有待進一步思考。
國策研究院今天舉辦「美朝峰會與亞太局勢變動」座談會。政大國關中心教授袁易在會中指出,北韓因為持有核武,一使用對方就願意攤牌、談判,才有今天的局面,對台灣的啟示是「那台灣手上有什麼武器?需不需要政治上的核武?」袁易認為儘管兩岸決策者相對理性謹慎,這仍是一個思考方向。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教授翁明賢進一步說,北韓能成為國際現實上的能動者,是因擁有核武、且地理戰略位置重要、又有中國大國支持。但台灣既沒有政治性核武,地緣政治位置也不在夏威夷,美國的支持程度也不是完全支持,因美國重視南海利益,就可能以台灣做籌碼,甚至犧牲台灣。因此如何靈活運用國際關係理論中的權力平衡、一定程度地對中國扈從,以及中立與避險策略等,是台灣追求小國安全戰略之道。
國策院執行長郭育仁則指出,川金會成局是天時地利人和,但兩岸之間目前沒有這種契機和氣氛。韓半島氣氛如果果真走向緩和,下一個可能的熱點就在南海,台灣重要性升高。但若北韓去核進程不順利,區域緊張情勢及美中對立下,台灣角色仍然重要,無論如何台灣的戰略地位都在上升。以南海爭議來說,美中如果在南海區域擦槍走火,台灣擁有南海最大太平島,且作為聲索國之一,在衝突事件發生時就會成為關鍵,如何利用槓桿作用,在關鍵時機點不過度傾向任一方、以最大化台灣國家利益,就相當重要了。
國策研究院與台灣民主基金會14日舉行「美朝峰會與亞太局勢變動」座談會,第一場由院長田弘茂(右二)主持,邀請陳永康將軍(左一)等人與談。(記者方賓照攝)
國策研究院與台灣民主基金會14日舉行「美朝峰會與亞太局勢變動」座談會,第二場由國策院執行長郭育仁(右三)主持,邀請外貿協會副董事長劉世忠(右一)等人與談。(記者方賓照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