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戒嚴時代》孫福佐:「違警罰法」就是「違反警察的想法」
◎採訪.攝影/記者劉慶侯
警界大多知道我從警生涯與新竹的淵源頗深,但鮮少人知道我從小在屏東長大,是農家子弟,父母只會說台語和日本語,「戒嚴」吹不到我們村鎮,我也感受不到;高中畢業誤打誤撞考上警校,畢業後分發到當時的台北縣永和分局警備隊。那年1982年,我22歲,是個一毛二的小警員。
民眾怕警察 會敬禮問好
真的,直到我當警察,才知道戒嚴,穿著卡其色制服,拿著點三八左輪手槍。外出巡邏、查戶口,不論是騎車或徒步,民眾看到我,都會停下來舉手敬禮喊「大人好」,算是威風,那時覺得「戒嚴挺不錯的」,現在偶爾還會懷念起那情景。
在警備隊一段時日,我被分派到永和中正橋派出所,那時發生了幾件事情,我現在回想起來才發現,戒嚴時代的警察是多麼地有威權,甚至感到不可思議。
有一次,轄區發生一件兇殺案,起因是住附近的兩戶人家發生車禍,雙方和解不成爆發口角衝突,其中一人隔天喝醉後氣不過,跑到對方家中殺死對方。案發後我跟同事趕往處理,了解事發緣由也掌握犯嫌身分與長相,剩下的就是抓人。
一喊不要跑 嫌犯不敢動
幾天後我穿著制服在路上巡邏,遠遠看到前方迎面走來有一個符合犯嫌特徵的人,我盯著他看,他也望著我瞧,幾秒後他轉身拔腿就跑。我追著他跑並大喊「不要跑」,想不到這麼一喊,他居然乖乖站在原地不動,我就這樣抓到他。
還有一次,我跟同事外出巡邏經過一間民宅,聽到麻將洗牌聲音,那個年代不管賭博有沒有在公共場所、是否有抽頭金,只要是賭博就抓。我們3人衝進民宅,見到3張麻將桌坐滿了人,賭客見到我們進來,居然乖乖坐定,幾乎在同一時間高舉雙手,動都不敢動。我們只開口要這10多名賭客排成一列,就簡簡單單的以「母雞帶小雞」的方式,領著他們走回派出所究辦,中途沒人敢說話,更沒人逃跑。
警察管頭髮 管服裝儀容
在戒嚴時期最常看到的事,就是在路上看到頭髮太長、奇裝異服的人,不由分說,就把人帶回派出所剪頭髮、教訓一頓。那時候偶有打架事件,但我們趕到現場,哨子一吹,滋事者立刻鳥獸散,跑得慢的免不了吃上一頓「警棍大餐」,哪像現在處理打架還要啟動快速打擊部隊,甚至還會被滋事者嗆聲、毆打。
我在基層單位待5年後考上警官學校,那時恰逢政府宣布解嚴,畢業後分發到新竹,一路從基層所長幹起。解嚴後,黨禁、報禁逐漸開放,賦予警察極大權力的「違警罰法」在1991年由社會秩序維護法取代後,民眾極度敬畏警察的現象才逐漸消失。
我有幾次與老同事談起戒嚴時代往事,有人便戲稱「違警罰法」就是「違反警察的想法」,真是令我感觸良多。
有違警罰法 像尚方寶劍
我記得,以前分局的違警裁決室,陳設有如現今法院判決庭,有一張高大的桌子,背後兩側設置大國旗,威嚴感十足;那時被裁決人站在桌前接受審判,當時不少警務人員是由知識水準並不高的軍人轉任,不少裁決官不識幾個大字,姑且不論裁判是否正確,就能胡亂對民眾拘留、罰款、停止營業。
由於「違警罰法」賦予警察極大權力,相對的裁量權也很「彈性」,因此那個時代有關係的人就會找民代、高官、同事關說,產生不少不公平的情況。
現在回想起來,戒嚴時代治安良好,但有很大一部分,確實侵犯民眾的權益與隱私。如今教育普及、人權抬頭、民眾知識水準高,再加上網路與科技發達,也衍生出許多新型態犯罪,這讓我時時思考,如何在兼顧民眾權益與隱私的同時,達成追求治安平穩與打擊犯罪的目標。
◇孫福佐小檔案:57歲,警大57期,現任台北市刑警大隊技正。從警生涯38年,對於戒嚴前後兩個時代的警察工作感觸良多。偵辦刑案功力深厚,曾破獲新竹清大王水溶屍案,也曾處理新竹商銀搶匪挾持人質案,名震一時;2年前殺手陳福祥在西門町犯下雙屍命案,也是栽在孫手上。
戒嚴是什麼東西?
軍事戒嚴搭配「動員戡亂」體制,人民的自由與基本人權都受到限制。只要警察看到你頭髮太長,或覺得你形跡可疑,就可以把你拎到警察局。一本書、一篇文章、一句話,都可能惹禍上身,被請去「吃早餐」從此回不了家,僥倖沒有被自殺、被槍斃,也會把你關到「生虱母」。
專題系列報導:
相關影音
孫福佐從警生涯38年,從戒嚴時代走過解嚴,也見證了警察從絕對威權,演變到兼顧民眾權益與隱私的人民保母的過程。(記者劉慶侯攝)
孫福佐偵辦刑案經驗豐富,曾偵破新竹清大王水溶屍案、也處理過新竹商銀搶匪挾持人質案。(記者劉慶侯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