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戒嚴時代》吳晟:夭壽喔 中華民國萬歲也有事
![](https://img.ltn.com.tw/Upload/news/600/2017/07/08/phplDn70e.jpg)
◎採訪.攝影/記者顏宏駿
我是吳晟,在戒嚴年代,談不上跟情治單位對槓的「豐功偉績」,倒是因為好發議論,常引起情治單位的注意,到學校或家裡搜索,也曾為了一件取締小孩賣愛國獎券在警局被打,也有好友跟我警告「收斂一下」,但我沒有從政的意圖,也不想當英雄,也不想去衝撞體制,凸顯問題,我只是一個很直率的文人,有想法,就直接說,只是在那個年代,僅僅這樣就會招惹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麻煩。
高中編校刊 就惹上麻煩
我就讀樹林高中時就開始編校刊,有一次訓導主任突然把所有校刊全部收回來,我跑去訓導處問原因,訓導主任說「這篇文章出事了!」原來是社員用「小孩子的筆調」寫「夭壽喔!」接著在結尾寫下「中華民國萬歲」,「夭壽喔、中華民國萬歲」兩句擺在一起就出事。
校內「人二」通知調查局的進來調查,訓導主任替我出面講話才讓我度過這次危機。
高中畢業後考上屏東農專,我又擔任校刊主編,我跟校外幾間學校的校刊幹部串連,組成「長流社」,大家充滿文學的抱負理想,大家相互交流。
辦個讀書會 變非法組織
結果2、3個禮拜後,總教官氣急敗壞地跑來質問我「你竟然在校外搞非法組織」。沒多久情治人員就到校內來了!好在我們社團的指導老師白尚洲(前台視主播白詩禮的父親),他因為黨國夠力,替我出面求情,他向情治人員說「這個學生沒問題,我保證」。
專一暑假那年,情治人員到家裡來搜索,最令我難忘!4個制服(警察)、2個便衣(情治)到家裡來翻箱倒櫃,我接到消息,急忙從屏東趕回家,媽媽看到情治人員,嚇到全身發抖,我晚間回到家裡,急忙跑到成功派出所,當時那個所長說:「你爸爸(吳桑)生前很照顧我,我不會害吳桑的兒子,你可以看,這是國安局來的公文」,這一次好在有這名所長替我求情,才又度過一次危機。
多講兩句話 警總找上門
畢業後回到家鄉當老師,我仍不改其性,好發議論,甚至還和王拓、江春男、楊青矗幫黨外站台,結果警總直接到學校來調查,這次是校長出面幫我頂住,保證「他是以個人身分助講,沒有加入組織」,才讓警總交差。
1980年我獲美國國務院的外圍團體邀請赴愛荷華州做國際作家交流,這是我人生第一次出國,辦理出國時,每一關都碰釘子,我親自跑教育部一趟,剛好遇到我以前讀彰中時的體育老師(時任教育部體育司長),我告訴他,很多關都過不了,他調出我的安全檔案,嚇死人,問題檔案一大堆,因「思想偏激」,不得出國。
多次遇貴人 屢化險為夷
我原本已經放棄這次機會了,沒想到出教育部大門時遇到林懷民,林懷民跟我熟識,但他家世背景非凡,林懷民直接帶我去找教育部文教處長,直接嗆聲「你不讓他出去會成為國際新聞喔!」結果我的出國申請馬上下來。
我這一生,就是愛抱不平,看到不公不義就想發聲,也沒有任何政治意圖,但處在那樣的年代就很容易觸怒「當局」,好在有許多「貴人」出面挺我,讓我深深覺得,其實在人性被欺壓、扭曲到頂點時,仍有許多人干冒著自己升遷受阻的危險,對我伸出援手,流露出那個時代的「人性光輝」。
◇吳晟小檔案:73歲,有「鄉土詩人」、「種樹詩人」之稱,積極參與農民及環保運動,去年被總統府聘任為資任。早年是國中生物老師,在鄉間過著耕讀創作的生活,其詩作充份反映台灣農村的面貌,退休後,擔任南投縣駐縣作家,實地走訪濁水溪流域,目睹台灣山林被破壞的慘況,完成「筆記濁水溪」一書,並開始在家鄉種台灣原生樹種,推動友善土地耕作觀念及環保教育。
戒嚴是什麼東西?
軍事戒嚴搭配「動員戡亂」體制,人民的自由與基本人權都受到限制。只要警察看到你頭髮太長,或覺得你形跡可疑,就可以把你拎到警察局。一本書、一篇文章、一句話,都可能惹禍上身,被請去「吃早餐」從此回不了家,僥倖沒有被自殺、被槍斃,也會把你關到「生虱母」。
專題系列報導:
相關影音
![總統府資政吳晟有「鄉土詩人」、「種樹詩人」之稱,在戒嚴時期曾因直率的個性惹上不少麻煩。(記者顏宏駿攝) 總統府資政吳晟有「鄉土詩人」、「種樹詩人」之稱,在戒嚴時期曾因直率的個性惹上不少麻煩。(記者顏宏駿攝)](https://img.ltn.com.tw/Upload/news/600/2017/07/08/phprNxhDS.jpg)
總統府資政吳晟有「鄉土詩人」、「種樹詩人」之稱,在戒嚴時期曾因直率的個性惹上不少麻煩。(記者顏宏駿攝)
![吳晟一生就愛抱不平,看到不公不義就想發聲,也因此觸怒「當局」,所幸都有貴人相助,讓他化險為夷。(記者顏宏駿攝) 吳晟一生就愛抱不平,看到不公不義就想發聲,也因此觸怒「當局」,所幸都有貴人相助,讓他化險為夷。(記者顏宏駿攝)](https://img.ltn.com.tw/Upload/news/600/2017/07/08/php7yf9sq.jpg)
吳晟一生就愛抱不平,看到不公不義就想發聲,也因此觸怒「當局」,所幸都有貴人相助,讓他化險為夷。(記者顏宏駿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