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盼政府重視NGO力量「聯合讓台灣走出去」
台灣NGO代表團赴英國參加歐洲最大非政府組織(NGO)平台「Bond 2017年會」,高小玲等人與駐英代表林永樂合影。(駐英代表處提供)
〔記者呂伊萱/台北報導〕彰化基督教醫院海外醫療中心執行長高小玲,長年推動國際合作計畫,現同時兼任台灣海外援助發展聯盟(Taiwan AID)理事。高小玲甫自歐洲最大非政府組織(NGO)平台「Bond 2017年會」返國,受訪表示此行收穫不少,更讓Bond年會主席韋恩萊及執行長巴頓等人對台灣NGO印象深刻。台灣NGO團體積極參與國際,高小玲點出目前政府體制的盲點,盼政府更重視NGO力量,「聯合讓台灣走出去」。
我國外交處境特殊,高小玲自台灣NGO角度觀察認為,國際關係不只是和政商高層互動,而應該是全面性的鞏固關係基礎。高小玲理解台灣官方相當辛苦,大部份政府援助透過官方組織投注於邦交國,鮮少透過公民社會組織的力量執行,但例如新南向政策大部分是非邦交國,「就需要民間力量」。高小玲強調,台灣有許多投入國際合作與援助的NGO,不僅較無政治色彩,更是深入民間的接觸管道,「出去就是代表台灣」,大家都願意一同拚外交。
高小玲提出「巧外交」概念,呼籲官方要思考以最少資源發揮最大力量。她具體建議,需有高層政府單位整合各部會及民間組織的能量,包括外交部、國合會、外貿協會、經濟部與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等,都與國際援助和永續發展有關;更重要的是因應國際情勢,除傳統農漁合作外,也發展民主人權、反恐和平及環境永續發展等全球關切的議題,也需設計「在地化」計畫,好讓台灣突破外交困境,航向另一片藍海。高小玲舉例,台灣醫療有許多優勢,若有個整合平台能呈現醫療國際合作經驗、醫療學術研究與醫藥產業專利等內容,我方在國際上宣傳專業參與世界衛生組織(WHO)意願時,力道會更強。
外交部NGO事務會上月籌組NGO代表團,赴英國倫敦出席歐洲最大NGO平台「Bond 2017」年會,計有來自英國、法國、日本等各國將近1000位國際NGO組織代表與會,會中討論英國脫歐後的影響、難民議題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等議題。往年外交部多參與美國國際志工行動協會(InterAction)年會,今年在NGO工作者建議下轉往英國。高小玲認同外交部聽取建議,但她更進一步指出,官方與NGO的對口掛在外交系統「有些可惜」,因NGO工作需要永續性,與外交官慣性輪調的職務特性不盡相合;國合會又較少和台灣NGO聯繫,「自己做自己的」,她期望政府更重視NGO的力量,「聯合讓台灣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