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重振產業 將軍推有機棉園區

將軍區苓仔寮要重振棉花產業,發展「有機棉花產業文化園區」。(記者蕭婷方攝)

將軍區苓仔寮要重振棉花產業,發展「有機棉花產業文化園區」。(記者蕭婷方攝)

2016/02/19 08:00

〔記者蕭婷方/將軍報導〕將軍區苓仔寮昔稱「棉被窟」,但棉被經濟附加價值低,不僅農民投入意願低落,連棉被店也剩不到十家。將軍區現結合新創產業,推廣有機棉花栽種計畫,結合紡紗、織布技術,提升有機棉的經濟附加價值,提高產業鏈上、中、下游業者投入誘因;並連結地方文化特色發展觀光,計畫要在兩年內成立「有機棉花產業文化園區」,介紹台灣棉花產業,更要重振地方經濟。

日治時期,日人曾擬定十年計畫鼓勵台灣種植棉花,全台栽種面積曾高達六千多公頃,一九五○年代,棉花總產量甚至達三千七百五十公噸,創下歷史新高;但隨著WTO開放棉花進口,不敵中國、美國與印度廉價棉花競爭,台灣的棉花農業走入歷史。

台灣有機棉創新科技公司總經理王之英指出,台灣棉花栽種品質高、規模較小,平均每公斤有機栽種棉花成本就要兩百至三百元,難敵每公斤成本不到兩百元的中國棉、印度棉;因此,MIT有機棉產業也要轉型,需提升經濟附加價值,才有競爭力。

王之英指出,棉被為棉花最低階加工成品,經濟附加價值很低,即使轉製毛巾、襪子,效益也低。今年開始,將軍區自組將軍溪棉花產銷合作社,與在地農民契作有機棉,同時與學界合力研發「無污染布料」,要為傳統產業注入新活力。

此外,因應傳統產業環境轉變,有機棉栽植也納入苓仔寮社區營造,希望將苓仔寮打造為「有機棉花產業文化園區」;初步規劃分為有機棉花栽種教學、各式工藝品DIY工作坊、有機栽種民眾參與區,最後為有機棉商品展示區,自耕作到成品都可一目了然,在地耆老未來也將成為歷史解說員,要讓參訪遊客認識苓仔寮在地產業之美。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地方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