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捕毛蟹推大閘蟹 苗縣府遭疑有鬼
苗栗縣河川生態協會,受縣府委託在後龍溪等流域執行拆除非法設置的定置網、漁具設施,杜絕濫捕。(記者張勳騰攝)
縣府︰三大溪流禁捕純為保育
〔記者彭健禮、張勳騰/苗栗報導〕縣府於一百年公告縣內西湖、中港、後龍溪等三大溪流禁捕,並於同年引進推廣大閘蟹養殖產業,引發捕蟹人士質疑縣府公器私用,深怕本土毛蟹影響大閘蟹銷路。縣府農業處表示,三大溪流禁捕令,純以保育為出發點,與引進大閘蟹無關,若毛蟹復育數量足夠,會考慮解禁,但需提計畫申請生態調查結果而定。
早年台灣溪流乾淨清澈,西部各河川都可見本土毛蟹蹤影,尤其每年九月,毛蟹由上游順流而下,到淡鹹水交界的出海口交配產卵時,群蟹奔海的景象,更是壯觀,但近卅年來,毛蟹數量銳減,過往生機已不復見。
時間巧合 捕蟹人士疑公器私用
縣府於民國一百年修正公告中港溪、後龍溪及西湖溪等三條縣內主要河川流域禁止以網具、漁具等,獵捕魚蝦蟹等水生動物,違者可依漁業法處三萬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罰金。
而縣府於一百年,又與上海海洋大學簽訂技術合作,以生態養殖模式,自中國引進大閘蟹苗,推廣輔導大閘蟹養殖產業。
縣府接連的政策,引發捕蟹人士不滿,認為縣府是擔心本土毛蟹會影響到大閘蟹銷路,質疑是公器私用。捕蟹人士認為,河川魚類蝦蟹數量銳減,是因河川水質遭污染及疏濬等行為所致,與捕撈沒有直接關連,況且他們是「抓大放小」,並非一網打盡,卻被誤導成主因,讓他們成為過街老鼠。
農業處︰復育量若足考慮解禁
縣府農業處副處長陳樹義指出,縣內生態保育團體屢屢陳情,指縣內多條溪流遭架設定置網捕撈,造成河川生態浩劫,因此縣府修正公告西湖、後龍、中港等三條主要溪流禁捕並定罰則,杜絕濫捕,並委託苗栗縣河川生態協會執行拆除非法漁網、漁具設施。
陳樹義說,公告禁捕令與引進大閘蟹無關,只是時間巧合,站在生態保育立場,禁捕能有效增加物種繁殖,若毛蟹復育數量足夠,會考慮解禁,但需提計畫,向農委會申請生態調查,再視結果而定。
護蟹近廿年的苗栗縣河川生態協會理事長賴文鑫說,毛蟹並非保育類物種,如定置漁網沒有超過河川寬度三分之一,協會也不會拆除。
賴文鑫說,去年協會在西湖溪中、下游定點放置蟹籠進行田野調查,發現毛蟹數量成長二、三倍,已見復育成效;對於解禁,他則認為,縣府可以採執照制,規範捕抓時間、漁具等。
漁業課︰大閘蟹在台溪流難繁衍
縣府推動大閘蟹養殖產業,監委江綺雯日前來視察時質疑大閘蟹會影響在地自然生態,且多國都禁止引進,一旦外流,恐是「世界級」的天災大禍。
農業處漁業課長許家興指出,大閘蟹屬「大河物種」,生長環境需在流水豐沛的江河,牠才能降海產卵,之後再回溯,以台灣荒溪型溪流,大閘蟹難以繁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