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2)廚餘做堆肥 社區種花兼種菜

愛鄉文化協會志工在生態公園裡做堆肥。(記者盧賢秀攝)
記者盧賢秀/專題報導
喜歡種花種菜的主婦們,可以利用廚餘自製堆肥!基隆和平島愛鄉文化協會認養一塊生態公園,志工們收集菜葉、水果、咖啡渣等廚餘,再加上木屑,動手做堆肥,在生態公園裡種花、種菜,超好用,理事長藍秀鳳說,民眾在家也可以自己做堆肥,減少垃圾量。
愛鄉文化協會兩年多前認養和一路阿拉寶灣入口處航港局的停車場和周邊土地,將荒地整理成生態公園,種花種樹也種菜。
藍秀鳳說,志工們到市場去收集不要的菜葉或腐爛的水果、果皮,並到早餐店收集咖啡渣,向環保局要了些木屑,製作堆肥,種花和種菜。
志工先整地,挖了條土溝,將果皮、菜葉、咖啡渣和木屑依序倒入土溝中,再覆蓋泥土,這樣就不會臭、衍生蚊蠅,經過三、四個月廚餘腐熟後,就可以種菜或花卉。
藍秀鳳說,社區關懷據點也曾經利用太空包做堆肥,社區居民共同蒐集廚餘,只要將咖啡渣、木屑等放在底部,吸收蔬果廚餘發酵產生的水,上方也要覆蓋木屑等。一般家庭菜葉和果皮等,可以直接埋在土裡,或是奶粉罐底部挖空,直接放在花盆土裡,將咖啡查、果皮等陸續放在鐵罐裡,蓋上蓋子。
環保局副局長王夢熊說,社區或民眾可以向環保局申請索取木屑,環保局也有移動式木材粉碎機,到社區或學校做木屑當肥料。海洋大學總務組職員林永富,長期協助社區推廣廚餘做堆肥,他建議一般家庭利用雜草、菜葉或果皮,不要摻雜熟廚餘,較不會有臭味,接受度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