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關帳」? 苗縣府:停縣款採購案
〔記者吳為恭/苗栗報導〕苗栗縣財政困窘,在中央介入財務管控之後,中央認為縣府撙節力道仍不足,更傳出縣府因此提早在八月「關帳」,不再收受廠商的付款憑單,以利資金調度。縣府財政處長徐榮隆表示,沒有「關帳」一事,八月開始實施的是停止縣款採購案,除非是急迫重要的工程或活動,經財改小組審核通過,才可能辦理。
根據審計單位的決算審核報告,縣府從九十八年起,提前二個月「關帳」,在每年的十一月一日就不收受當年度的工程請款,轉列為應付保留數,隔年再付款,延宕該給承包廠商的工程款項。
誤傳提早4個月不給請款 包商恐慌
這幾天傳出,縣府不只如往年提早二個月「關帳」,而是要提早四個月,從八月起就不再收受包商的付款憑單,轉列為保留數,作為財務調度方式,引起包商恐慌。
財政處長徐榮隆澄清,現在還是接受包商請款,並沒有「關帳」,只是目前融資平台已建置完成,希望取得縣府付款憑單的廠商都能轉往融資平台,由廠商支付四年四%的利息,讓台銀把工程款給包商,中央再從該給苗栗縣的統籌分配稅款逐月扣抵,再還給台銀。
徐榮隆也說,如果廠商不急著用錢,也可以排隊等縣府支應,但是會比較慢,並沒有強迫廠商一定要進到融資平台。
急迫重要工程經審核通過 才可辦理
徐榮隆解釋,八月開始的並不是提早「關帳」,而是縣款採購案先停止,因為中央覺得縣府的撙節力道不足,必須再撙節,因此,縣府各單位八月起不宜再以縣款採購,也就是說,不管是縣款工程案或活動,都先停止,如果是重大急迫性的工程或活動有辦理的必要,必須提出報告,說明理由,交由財政、主計等單位組成的財改小組審核,通過後才能辦理。
如此一來,八月之後將很少有活動或工程發包,除非是中央補助款辦理。縣府各單位人員對此看法不一,有的人說,地方小型工程將幾乎停擺,一旦引起民怨,又是另一個壓力;但也有人說,不辦縣款案件,只辦中央補助案,反而壓力減輕。
縣長徐耀昌則在縣務會議指出,各單位撙節開銷,希望今年可以減少五十億元的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