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美族海祭場 入口意象亮相
吉安鄉公所在南濱路與華中路口設置「AMIS海祭廣場」意象入口指標。(記者王錦義攝)
〔記者王錦義/花蓮報導〕每年六、七月期間,靠海的原住民阿美族會舉行獨特的海祭儀式,藉捕魚一事,教導後輩了解及尊重自然,建立長幼生活經驗的傳承。吉安鄉公所在花蓮出海口建立海祭祭場,最近在省道台十一丙線上設立海祭入口意象,除幫遊客指引,也透過彩繪圖騰表達阿美族的生活習性。
「AMIS海祭廣場」意象入口指標以鍍鋅鋼板進行彩繪刻板,圖騰想法源自於阿美族的生活習性,鄉公所指出,隨著南島文化的大遷徙促成阿美族在台灣沿岸登陸,族人在海邊形成聚落以捕魚為生,因此用白色線條加上藍色的大魚形容捕魚活動;華麗的紅色半圓環象徵族群榮耀及太陽光芒,追思遠古的文化及尋根之意;跳舞原住民彩繪則表達樂舞對阿美族的重要性。
公所指出,海祭是東海岸靠海居住的阿美族人獨特祭儀,重現阿美族人捕魚、吃魚的儀式,展現漁撈生活和傳統技術有關的方法與工具;在文化意義上,藉捕魚一事,教導後輩了解及尊重自然,建立長幼生活經驗的傳承,男子也從中強化自己對家族的責任。儀式由祭司把各式祭品及漁網擺放在祭台上,頌念祝禱之詞,向海神祭拜,完成「海祭」儀式後,各階層幹部接受長老訓令,開始整理裝備,各自尋覓漁撈場。
鄉長黃馨說,海祭場是傳承「捕魚祭」與阿美族海洋文化的重要場域,公所在規劃之初,除考慮到海祭場位置,需配合傳統祭儀的文化需求,也透過花蓮溪出海口的人文印象、溼地生態等天然資源的整合,發揮更多元、多樣性的休憩功能。過去由於海祭場難尋,因此在南濱路與華中路口設置「AMIS海祭廣場」意象入口指標,以原住民元素進行包裝,藉此指引遊客經由華中路進入海祭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