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雲

臺北市 24-28 ℃

《小檔案》初步認定 蟲害來自中國

2015/06/03 08:00

荔枝椿象別名石背、臭屁蟲、臭椿象、荔椿。主要分布於南亞、東南亞,包括中國福建、廣西、海南島等東南各省,印度、印尼、馬來西亞、泰國、越南等地,以荔枝、龍眼為主要寄主,欒樹、柑橘、李、梨、橄欖、香蕉等也都有受害可能,台灣荔枝椿象的蟲害初步認定來自中國。

這種昆蟲體長不過二十四公釐,若蟲體色鮮艷具白色條紋,成蟲體型則像一面盾牌,每年三到五月群聚出現,因其口器是刺吸式的,不論成蟲與否都喜歡吸食荔枝、龍眼的嫩芽、嫩梢、花穗及幼果的汁液,以致造成落花、落果,使得嫩枝、幼果枯萎及果皮黑化等,影響荔枝、龍眼的產量和品質。

牠的成蟲會群集越冬,這時多待在無風、向陽及較稠密的樹冠葉叢中或植株縫隙處,隔年三月上旬天氣回暖後,成蟲就開始吸食荔枝、龍眼枝梢或花穗、幼果,成熟後再把卵產在葉背,卵孵化了,若蟲繼續群集取食。

由於荔枝椿象在氣溫低於攝氏十度的時候活動力會變差,農政專家建議那時可以搖動或敲打枝葉,震落成蟲再捕殺,或在四、五月趁牠產卵時,摘除樹上的卵塊銷毀,或在主幹基部塗佈一圈黏膠,防止掉落地面的若蟲爬回樹上,或使之被黏膠黏住而亡,藉此達到物理防治的效果。

也有人利用其天敵寄生蜂等,在龍眼花開的初期釋放出這些寄生蜂,在荔枝椿象產卵期進行防治,據說也能有效降低其族群的密度。(記者黃美珠)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impression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