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雉羽翼造型 曾文溪新渡槽竣工
日治興建的舊曾文溪渡槽已被公告為市定古蹟,預計今年汛期前移交市府管理。(記者劉婉君攝)
〔記者劉婉君/官田報導〕嘉南大圳南幹線跨越曾文溪渡槽,斥資四億兩千多萬元、歷經兩年半施工,已於去年十一月完成,水藍色的水雉羽翼意象造型橋樑,融入在地特色,嘉南農田水利會昨天上午舉行竣工典禮。一旁有八十多年歷史的舊渡槽橋,去年五月公告為市定古蹟,預計今年汛期前移交市府管理,將朝活化再利用方向規劃。
舊橋已列市定古蹟 汛期前移交市府
曾文溪渡槽為嘉南大圳南幹線水道橋之一,位於官田與善化交界,因舊渡槽營運迄今已逾八十年,又歷經多次地震、洪水侵蝕,且渡槽橋長及樑底高程均無法滿足曾文溪水系治理基本計畫規定,嘉南農田水利會考量槽體結構安全,二○一二年六月動工在舊渡槽旁另建新渡槽,目前已完工並開始通水,昨由嘉南農田水利會長楊明風、農委會主委陳保基等人剪綵。
渡槽全長計四百八十四.八公尺,以鋼結構加大跨距減少落墩,以利通洪,主河道主樑跨徑達八十一.二公尺,箱型樑通水斷面寬四公尺、高三公尺,為現行台灣單一跨徑最長、通水斷面最大的渡槽,橋樑以外翻雙拱圈主樑銜接箱型樑,官田水雉羽翼為意象的造型。
楊明風表示,曾文溪渡槽改建完成,可確保嘉南大圳南幹線輸水機能,直接受益的農田灌溉面積達八千九百餘公頃,也保障嘉南地區一百五十萬人口的公共給水,以及南科等工業用水供應不中斷。
建於西元一九二九年的舊渡槽,不僅曾是嘉南大圳南幹線的重要輸水樞紐,早期也是省道台一線的一部分,肩負著台灣南北交通往來與嘉南平原產業發展的重要角色,去年五月確定除役後,已被指定為市定古蹟,目前正進行橋台保護工程中,水利會表示,待相關水理、通洪經第六河川局審核通過後,預計今年汛期前移交給市府管理。
文化局長葉澤山指出,未來將先進行曾文溪舊渡漕橋的結構安全、文史調查研究,再逐步著手活化利用規劃。
新建的曾文溪渡槽以官田水雉羽翼為造型,昨日舉行竣工典禮。(記者劉婉君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