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田福地七姓公 27日轉堂合火
![竹塹社七姓公祭祀公業理事長廖英授,發起27日轉堂合火行動,盼透過返鄉祭祖凝聚向心力。(記者廖雪茹攝) 竹塹社七姓公祭祀公業理事長廖英授,發起27日轉堂合火行動,盼透過返鄉祭祖凝聚向心力。(記者廖雪茹攝)](https://img.ltn.com.tw/Upload/news/600/2009/09/25/136.jpg)
竹塹社七姓公祭祀公業理事長廖英授,發起27日轉堂合火行動,盼透過返鄉祭祖凝聚向心力。(記者廖雪茹攝)
〔記者廖雪茹/竹北報導〕新竹縣定古蹟「采田福地」,是全台僅存的平埔族宗祠和土地公廟。竹塹社七姓公祭祀公業理事長廖英授,擔心族人分香各地漸漸「消失」,發起27日轉堂合火行動,盼透過返鄉祭祖凝聚向心力。
位在竹北市新國里的「采田福地」,為道卡斯族竹塹社祭祖廳堂,也是全台唯一見證清帝「賜姓」平埔族的遺址。
廖英授表示,據文獻記載,竹塹社因協助清廷平亂有功,清乾隆23年,獲乾隆皇帝賜7個漢姓,分別是錢、衛、廖、三、潘、黎、金,後再賜「義勇可嘉」匾額,後來新竹赤土崎、二重甫匪徒作亂,七姓族人前往征伐,金、黎兩姓在戰役中取義成仁。後來在「采田福地」祭祀公業登記時,就少了金、黎兩姓。
「采田福地」主祀土地公,右側供奉七姓公的牌位,每年農曆7月17日,散佈各地的後裔會返鄉參加祭祖。廖英授初估,全台七姓後裔可能只有2、3000人,但大部分都已失去聯繫。
平埔族宗祠 七姓後裔失聯多
「人不能忘本!」廖英授等人決定發起轉堂合火行動,號召分香各地的族人回到祖宗祠,認祖歸宗、共同祭祀。27日上午6點到12點,他呼籲七姓後裔踴躍返鄉,讓竹塹社香火一脈相傳。廖英授電話:0932-595673。
![「采田福地」主祀土地公,供奉七姓公的牌位,每年農曆7月17日,散佈各地的後裔會返鄉參加祭祖。(記者廖雪茹攝) 「采田福地」主祀土地公,供奉七姓公的牌位,每年農曆7月17日,散佈各地的後裔會返鄉參加祭祖。(記者廖雪茹攝)](https://img.ltn.com.tw/Upload/news/600/2009/09/25/137.jpg)
「采田福地」主祀土地公,供奉七姓公的牌位,每年農曆7月17日,散佈各地的後裔會返鄉參加祭祖。(記者廖雪茹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