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關閉此視窗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加禮宛130年 撒奇萊雅、噶瑪蘭族立約紀念

除了簽署締盟聲明,撒奇萊雅族頭目黃德勇(中)、噶瑪蘭族頭目潘金榮(右)以及花蓮縣府原住民行政局長林碧霞(左),在加禮宛大社紀念碑旁,一起埋下「盟約之石」。(記者花孟璟攝)<br>

除了簽署締盟聲明,撒奇萊雅族頭目黃德勇(中)、噶瑪蘭族頭目潘金榮(右)以及花蓮縣府原住民行政局長林碧霞(左),在加禮宛大社紀念碑旁,一起埋下「盟約之石」。(記者花孟璟攝)

2009/06/07 06:00

〔記者花孟璟/花蓮報導〕花蓮1878年的加禮宛事件,導致噶瑪蘭族、撒奇萊雅族在歷史中同時「消失」,社民被流放到縱谷、躲藏到阿美族人的部落,至2002年、2007年才陸續正名。昨天下午兩族在當年事件發生地「加禮宛大社紀念碑」前,共同宣讀聯合聲明,要記取當年歷史,花蓮縣長謝深山也到場見證。

共讀聯合聲明 記取歷史

儀式昨天下午3時30分,在昔日加禮宛六社的根據地「加禮宛大社紀念碑」前,由遠從東海岸豐濱鄉新社、立德部落回到故鄉的噶瑪蘭族族人,準備檳榔、米酒秉告祖靈,接著族人朗誦兩族聯合聲明,聲明中提到:這不是激起仇恨、不是報復、不是求憐,而是避免不公不義之事重蹈覆轍。」

而噶瑪蘭族、撒奇萊雅族兩族多名頭目、長老也共同簽署聲明,並邀請官方代表花蓮縣長謝深山、副縣長張志明以及中研院、東華大學等多名學者擔任見證人,意義重大。

埋石立約 如磐石般堅定

撒奇萊雅頭目黃德勇說,在兩族人努力下,兩族人先後正名,終於可以大聲宣布自己的名字,以前族人隱匿在阿美族的部落中生活,不能說自己的名字,很悲哀,感謝政府承認兩族,但也希望這「遲來的正義」,能提醒社會不要再讓不公不義的事發生。

而現場也由撒奇萊雅族頭目黃德勇、噶瑪蘭族頭目潘金榮及官方代表花蓮縣府原住民行政局長林碧霞,進行「埋石立約」儀式,代表兩族的盟約如磐石堅定。

副縣長張志明說,回顧歷史、紀念加禮宛事件戰役,不是要喚起仇恨,而是記取教訓,讓多元族群都能發聲,且相互尊重。

花蓮噶瑪蘭族、撒奇萊雅族歷經130年的躲藏,已於2002年、2007年先後正名為原住民第十一族、第十三族,昨天重新結盟,希望牢記歷史、避免重蹈覆轍。(記者花孟璟攝)<br>

花蓮噶瑪蘭族、撒奇萊雅族歷經130年的躲藏,已於2002年、2007年先後正名為原住民第十一族、第十三族,昨天重新結盟,希望牢記歷史、避免重蹈覆轍。(記者花孟璟攝)

兩族的長老、頭目,同時簽署締盟的文書,代表兩族再度攜手合作。(記者花孟璟攝)<br>

兩族的長老、頭目,同時簽署締盟的文書,代表兩族再度攜手合作。(記者花孟璟攝)

在兩族締盟儀式前,噶瑪蘭族巫師身著黑色傳統服裝,準備檳榔、米酒在加禮宛大社紀念碑前祭拜祖靈,秉告這一項歷史大事。(記者花孟璟攝)

在兩族締盟儀式前,噶瑪蘭族巫師身著黑色傳統服裝,準備檳榔、米酒在加禮宛大社紀念碑前祭拜祖靈,秉告這一項歷史大事。(記者花孟璟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