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尾建國眷村再造 舊眷戶批「走味」
虎尾建國眷村正進行聚落保存再造,但有舊眷戶認為再造後和以前生活的樣子大不同。(記者廖淑玲攝)
〔記者廖淑玲/雲林報導〕文化部列為文化聚落的虎尾建國一、二村「再造歷史現場專案」計畫,獲核定一億元補助,可望帶動眷村聚落保存再造,第一期計畫月底將完工,但不少舊眷戶發現缺乏眷村歷史元素,沒有特色,少了眷村味。
曾是日治時期神風特攻隊訓練基地的虎尾建國眷村,是全國唯一存留的農村型眷村,現正進行聚落歷史現場保存、文化地景重現及景觀綠美化、再造歷史現場修繕工程。
紅地板鐵架屋頂 「和以前大不同」
在虎尾建國眷村出生的周漢光表示,建國眷村是雲林在地特色,但再造後的現場,地板變成紅色,屋頂有鐵架,房內空間都被打通,和他們以前生活的樣子大不同,就像一般公園,讓他覺得心痛又惋惜。
在地里長:住戶少參與不受尊重
建國里長蘇成就說,他雖然不是眷村人,但在當地生活卅六年,建國眷村就是他和孩子的活動空間,有著很深感情,面對再造計畫從一開始說明會到如今接近完工,少有住戶參與,不受尊重,而再造後與早年眷村建築風格及空間背離,建議主管單位應該再與地方多溝通。
雲縣府:採低度修復保存舊風貌
雲林縣政府文化處文化資產科長曾惠君指出,為保留舊有眷村風貌,全案採低度修復、眷村景觀大公園的方式再造,唯土地仍屬國防部所有,舊眷戶雖懷念過去的生活模式,但工程單位不可能完全依舊貌復原,尤其建國一村撤村後,許多房舍及設施物皆隱藏在密林中,如戰備水池被植物包覆,費盡工夫整理成開放的景觀空間入口。
曾惠君強調,該案採新舊並存,包括鋼構屋頂、劇場式的地磚設計將做為眷村時光走廊,把眷村視為一個大劇場,串連起屬於雲林虎尾建國一村的STORY LINE,創造活動空間場域,期待舊住民用新的心情接受眷村再造。
虎尾建國眷村是全國唯一存留的農村型眷村。(記者廖淑玲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