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水有解 北港滯洪池3月發包
北港滯洪池預計3月發包,明年底完工,民眾希望北港滯洪池改善淹水,也能成為新景點。(記者黃淑莉攝)
〔記者黃淑莉/雲林報導〕為解決雲林北港、水林淹水問題,雲林縣府規劃設置北港滯洪池,經過多次溝通終於解決用地問題,預計今年三月發包,明年底完工,第一期面積卅七公頃,最大有效蓄水量一三三萬公噸。
沿海地區多鄉鎮因地勢低窪、地層下陷及大排排水斷面太窄、長久淤積未整治等問題,只要遇大雨即淹水,立委蘇治芬昨邀集水利署長賴建信及第五河川局、雲林縣府水利處等單位會勘北港頂寮大排、水林蔦松大排、四湖三條崙海堤及麥寮施厝大排等。
第一期37公頃 蓄水量133萬公噸
賴建信針對北港滯洪池進度向鄉親簡報表示,北港滯洪池預定地在縣道一六四線旁北港樹腳里段,含陸域總佔地七十六公頃,工程分兩期,第一期面積卅七公頃,工程費三、四億元。
改善北港樹腳、水林土厝淹水
賴建信指出,北港滯洪池主要是先把新街大排、土間厝大排的水入流到滯洪池,避免渲洩不及溢流淹水,第一期完工可蓄水量一三三萬公噸,有效改善北港樹腳、水林土厝等鄰近地區約五千公頃淹水問題。
口湖椬梧滯洪池 治水兼遊憩
蘇治芬表示,面對極端氣候,傳統治水方式已無法承載,中央、地方都應改變治水思維,以口湖椬梧滯洪池設置為例,不只有效改善成龍、椬梧等地淹水,現更成為口湖地區休憩景點,期待水利署對北港滯洪池周邊景觀也能用心營造,進而成為北港的新景點。
賴建信說,北港滯洪池的水岸綠美化,岸頂將優先種植台灣常見濱溪植物,例如水柳、台灣欒樹、雨豆樹、茄苳、光臘樹、楝樹及樟樹,環池步道則以黃、紅花兩種開花植栽為主,包括鵝掌藤、馬櫻丹、宮粉仙丹、春不老、金露花、朱槿及長紅木等,另避免呆水位期間水質惡化,也將設截流點。
口湖椬梧滯洪池兼具防洪及遊憩功能。(資料照,雲林縣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