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關閉此視窗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原發性顫抖症 不分老少

    2007/03/29 06:00

    〔記者林相美/台北報導〕一名十九歲大提琴家每次上台表演前,手部都會不自覺顫抖,影響演出。另一名七十歲書法家雖然揮毫無礙,但手部細微顫抖卻讓他的字越寫越醜,經醫師診斷後,發現罹患原發性顫抖症。

    書田診所腦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黃婷毓昨天指出,原發性顫抖症是肌肉非自主性來回震顫,通常四十歲後發病,發生率與年齡增長成正比,八十歲以上老年人的發生率為五%,約為巴金森氏症的廿倍。不過,門診也有少數年輕族群,尤其是役男可以免當兵。黃婷毓說,逾五成患者是有家族遺傳史,但醫界尚不清楚確切遺傳方式,罹病不至於急速惡化,但容易影響生活,造成不便。

    黃婷毓提醒,嚴重的原發性顫抖症易被誤解為巴金森氏症。原發性顫抖症具體表現如拿筷子會抖、寫字成鉅齒狀,七成五會出現搖頭症狀,少數則會點頭;維持特定姿勢或做出特定動作時易發作,通常是兩側對稱性出現,喝酒後顫抖會減輕,一旦有壓力或情緒,症狀會惡化。巴金森氏症的症狀主要出現於下巴或單側肢體,靜止時較常發作,患者走路多半呈小碎步、駝背狀。

    黃婷毓表示,患者可服用控制顫抖、抗焦慮或抗癲癇藥物,若對藥物反應差,可接受手術或肉毒桿菌治療。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