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雲

臺北市 24-28 ℃

捷運穿越三鶯新生地 將走原民風

三鶯新生地目前已有自行車道、陶瓷藝術園區及三鶯藝術村。(記者張安蕎攝)

三鶯新生地目前已有自行車道、陶瓷藝術園區及三鶯藝術村。(記者張安蕎攝)

2016/11/22 06:00

〔記者張安蕎/新北報導〕捷運三鶯線將以高架方式從中穿越三鶯新生地,遭地方質疑「將綠地一分為二」,干擾遊憩活動,捷運局坦言的確會影響景觀,因其他路線成本太高,將維持原方案,但墩柱及隔音牆將納入原住民族意象圖騰做為設計元素,降低視覺衝擊。

綠地被切割 蘇有仁認應調整路線

三鶯線將跨越大漢溪及新生地,沿水資源中心與陶瓷藝術園區間通行,於館前路北側人行道上,設置LB08站;市議員蘇有仁表示,此路線跨過新生地中央,把綠地一分為二,不僅影響景觀完整性,遊客不能從事放風箏、打棒球等高度範圍大的活動,也為遊客帶來巨大的壓迫感,讓新生地的利用性大打折扣,應調整路線使綠地面積完整。

捷運局規劃兩條替代方案,其一為往東偏移五十公尺,直接穿越水資源中心,但水資源中心已於一○三年動工,此方案將破壞其設計規劃影響工期。

方案二為不穿越綠地,捷運往新生地外圍繞行,但路線將因此增長○.四公里以上,興建經費最多恐增加四億元,需重新辦理環評,且恐太靠近三鶯二橋,對水流造成衝擊。

捷運局採原民意象設計 降低衝擊

捷運局長趙紹廉指出,現行捷運路線的確會影響景觀,但經評估其他路線方案對於營運及維修成本均大幅增加,影響其他設施的開發,因此已於九月決定照原方案進行,希望以視覺設計方案調整,將高架結構做得更漂亮,並持續與地方溝通協商。

評估報告顯示,三鶯線樑底距離新生地約十二公尺,以捷運機場線為例,除墩柱位置外,樑底下仍可設置公園、遊憩設施,而此段墩柱及隔音牆將納入原住民族意象圖騰做為設計元素,降低視覺衝擊

捷運三鶯線將於館前路北側人行道上設置LB08站,該站規劃人行陸橋,可銜接鶯歌火車站及市立美術館。(記者張安蕎攝)

捷運三鶯線將於館前路北側人行道上設置LB08站,該站規劃人行陸橋,可銜接鶯歌火車站及市立美術館。(記者張安蕎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impression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