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關閉此視窗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嘉市社大自然農法班 退休族群樂耕種

    嘉市社大「快樂農耕社」協助啟智協會開闢農園。(記者丁偉杰攝)

    嘉市社大「快樂農耕社」協助啟智協會開闢農園。(記者丁偉杰攝)

    2016/07/01 08:00

    記者丁偉杰/專題報導

    近年食安問題層出不窮,越來越多國人崇尚自然農耕,親近土壤,擁抱自然,吃得安心,嘉義市社區大學「自然農法分享班」開班第十個年頭,由嘉義大學講師張山蔚與研究夥伴胡安慶,傳授學員自然農耕觀念與方法,開啟學員重視農民權益與消費者食安,除自給自足,還將觀念推廣進國中小學與弱勢團體,成為社大最有行動力的社團。

    友善環境 不用農藥、化肥

    社大主秘林玉琴說,自然農法分享班每學期選修學員約一百二十人,來自各行各業,多數是退休族群,分為「快樂農耕社」及「好自然農業社」兩個平台,前者將樂活耕種信念,傳播至校園及弱勢團體,協助開闢農園,後者從友善環境概念出發,強調不用農藥、不施化肥,生產新鮮蔬果,「自己種菜自己吃。」

    「從種菜親近大自然與土地,感受到快樂。」快樂農耕社社長曾若淑在民國九十八年「八八風災」發生後,與學員到阿里山鄉山美國小教學童種菜,帶動社區媽媽跟著學自然農耕,透過農作與土地對話,感受到是一件快樂的事,同時開啟學員視野;曾若淑家裡從事農機銷售,常接觸新品種農作物,也不吝分享,提供農耕器具與種子讓大家享受田園樂趣。

    前進校園、弱勢團體推廣

    學員足跡從嘉義市崇文國小到嘉義縣六嘉國中,指導學子當小小農夫,自己種的菜當營養午餐,更協助嘉義特殊教育學校農藝場,讓身障學生學習嘗試栽種新品種紫色洋蔥歡喜豐收,與嘉市博愛仁愛之家長者互動,勾起他們早年務農的回憶。

    有些學員上課數年有所成長,進階「專業農」,銀行經理退休背景的班長龔金山兩年前成立「好自然農業社」平台,這群小農生產新鮮、無農藥蔬果食材,除自產自食,每週二上午九至十一點還在社大農園教室前擺攤行銷,讓生產者與消費者面對面交流食安觀念。

    龔金山強調,小農生產的作物多樣化,在生產技術與病蟲害防治下了很多苦功,透過活動找尋行銷通路、推廣自然農耕,看到消費者接受,是他們最大快樂。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