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開放秘境】高雄鼓山洞 鐘乳石凝結肅殺歲月
陡長的逃生階梯因碳酸鈣的結晶,形成滿布鐘乳石的階梯奇景。(記者許麗娟/攝影)
記者許麗娟/報導
今年5月開放的高雄鼓山洞,是位於壽山底下的戰時防空洞,1939、1940年二戰末期,當時第1代的高雄火車站仍位於鼓山碼頭附近,因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被日本殖民管轄的台灣也遭遇美軍空襲,因此鐵道部就近在距離車站100公尺處的山下挖防空洞,也就是現在的鼓山洞。
日治戰時防空洞 保衛變為戒嚴傷痛
鼓山洞於國民政府接收後,由當時的高雄要塞司令部管轄,同時交給有「黑機關」之稱的警備總部使用,在1987年台灣解嚴前,警備總部專門負責偵查、監聽等情治,而鼓山洞,即成了帶人進去「喝茶」的所在。
穿過洞口的防爆牆,一入洞內,即可見坑洞的圍牆上貼滿一塊塊的保麗龍,據左營舊城協會算過,全部至少有1,600多塊做為隔音使用,呈U字型的坑洞總長約200公尺,在坑道兩側共設置了4間居留室和2間偵訊室,解嚴後,仍留有部分當時使用的求刑道具、電擊設備等,不難感受到在那個沒有言論自由的時期,一旦被請入洞中,將歷經嚴刑拷打等可怕之事。
坑道長年乏人問津 意外成鐘乳石景觀
台灣解嚴後,鼓山洞轉型為高雄民防指揮中心,但也因為年久無人使用,地下坑道經過雨水滲透及碳酸鈣的結晶,逐漸自牆面、地上形成鐘乳石。約3年多前,一位山訓教官在其中一個逃生口洞穴外撿拾掉落的羽毛球,不經意地探頭而發現洞中的鐘乳石奇景,也讓鼓山洞的神秘面紗得以被揭開,從過去的肅嚴到今日自然景觀的生成,短短200公尺,卻像走過了80年的過往今來。
走過不錯過!生態停看聽
獼猴
鼓山洞即在壽山國家自然公園裡,非常容易遇到猴子出沒,有落單的也有成群出巡的,只要把食物收好、不要餵食,基本上對遊客並不會造成影響。
鐘乳石結晶
洞穴的牆面、階梯上,因年久失修使得山裡的雨水、碳酸質流入洞中,久而久之形成鐘乳石結晶,約10年才能長出1公分左右,是時光的精華。
DATA
(07)588-2575。高雄市鼓山區五福四路底(工務局違章建築處理大隊旁)。週四~日10:00、11:00、13:00、14:00、15:00每日開放5梯次,每梯次限40人。鼓山洞/每人50元。一週前至FB「高雄市軍事遺址觀光-鼓山洞」點選相關連結線上報名,剩餘名額將開放現場候補。
坑道內展示著周邊的歷史和老地圖等。(記者許麗娟/攝影)
鐘乳石結晶:洞穴的牆面、階梯上,因年久失修使得山裡的雨水、碳酸質流入洞中,久而久之形成鐘乳石結晶,約10年才能長出1公分左右,是時光的精華。(記者許麗娟/攝影)
入口處厚實的防爆牆,是為了躲避美軍空襲的轟炸。(記者許麗娟/攝影)
戒嚴時期為避免洞內聲音傳出去,坑道中貼滿保麗龍做隔音,偵訊室內更擺放著當時留下的刑具展示。(記者許麗娟/攝影)
獼猴:鼓山洞即在壽山國家自然公園裡,非常容易遇到猴子出沒,有落單的也有成群出巡的,只要把食物收好、不要餵食,基本上對遊客並不會造成影響。(記者許麗娟/攝影)
長達4層樓高的洞穴階梯,因年久未使用,整個階梯和牆面形成鐘乳石奇景。(記者許麗娟/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