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語未列國中必修 教部宣傳替代案夏日樂學
教育部昨開記者會行銷夏日樂學政策,發表紀錄片,邀請台南市德南國小學生秀學習成果。(記者林曉雲攝)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面對本土語文瀕臨滅絕危機,本土團體及立委等推動修法,要求將本土語文列為國中必修,但去年公布的十二年國教總綱卻跳票,國小雖維持必修,但國中和高中只列為選修,引發民團抗議,因此教育部以「第三學期」作為補救方式,推動母語課程,並將新住民語納入,改名為「夏日樂學」,昨天發表夏日樂學首年紀錄片。
國高中一○七學年才列選修
目前本土語文在國小是必修,一週一節課,國中列選修,但因選修人數分歧而難成班,高中職更不重視。教育部表示,預計一○七學年實施的十二年國教新課綱,將落實把本土語文列為國中選修課,只要有學生選修,學校就必須開課,另也將增列為高中的選修課程。
而因本土語文國中必修相關承諾跳票,教育部從今年六月開始,月月密集宣傳「夏日樂學」政策。
教部︰學母語 暑假時間較長
教育部次長林騰蛟表示,一週只有一節課學習母語絕對不夠,因此,國中小利用暑假較長的時間學習。今年夏日樂學共開設二三五個班,明年預計開設超過四百班。
夏日樂學紀錄片有四所學校代表,分別是以閩南語為主的台南市德南國小、以原住民族語為主的苗栗縣泰興國小、以客家語為主的桃園市石門國中及整合式活動方案的台南市仁德文賢國中作分享。
德南國小藉由辦理廣播營採訪課程,讓孩子們加入小小廣播記者的行列,認識廣播世界,也推動落實本土語文。泰興國小本年度的主題課程是「泰雅族小米文化」,三到六月進行小米祭,七月小米收割等,在暑假進行校內泰雅族穀倉製作課程後,接續進行倉祭等課程,紀錄片中呈現穀倉製作的片段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