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起髒兮兮 中部PM2.5超標不散

南投埔里鎮已連續三天空氣品質不良,昨天PM2.5濃度達每立方公尺六十五微克,讓埔里的天空變得灰濛濛。(記者佟振國攝)
〔記者湯佳玲/台北報導〕中部民眾昨日有沒有感覺眼睛不舒服或喉嚨緊緊的想咳嗽?昨天台灣天空霧濛濛,中部地區最為嚴重,細懸浮微粒PM2.5濃度超標逾兩倍。環保署監資處長蔡鴻德表示,昨天是入秋後首度多處測得超標,也宣告開始進入PM2.5易累積的秋冬時節。
環保署表示,長期待在PM2.5高濃度的環境下,容易造成眼睛痛、咳嗽與喉嚨痛,提醒有心臟、呼吸道及心血管疾病的人應特別減少戶外活動,有氣喘的人可能需增加使用吸入劑的頻率。
PM2.5主要來自石化原料的燃燒、汽機車廢氣、燃煤與揮發性有機物,大小只有一根頭髮的廿八分之一,一旦被吸入後可直達肺泡,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級致癌物。
崙背、埔里、大里達危險級
昨天南投埔里、台中大里與雲林崙背測站的PM2.5指標都達到紅色高等級,尤其崙背測站昨天上午濃度達七十九微克/立方公尺,是我國日均值卅五微克的兩倍多;埔里測站六十五微克、大里站六十三微克,兩者都快接近兩倍。昨天整個中台灣幾乎沒有一處是「良好」等級。
輻合現象造成氣流停滯
蔡鴻德說明,中部地區PM2.5偏高主要是六輕排放的廢氣以及濁水溪揚塵受到大氣擴散條件不佳所影響。他說,昨天是吹北風與南風,但風力都不強,雙邊吹來的風場產生「輻合現象」,造成氣流滯留在中部,髒空氣因此散不開。
他並解釋,台灣夏季吹西南風,因此位在中南部的工業區所製造的PM2.5較易被吹散,夏季算是一年中空氣最好的時節;但是進入秋冬後,改吹東北季風,中南部受到中央山脈阻隔,擴散條件不佳,再加上濁水溪揚塵,就容易累積PM2.5造成超標。此外,境外污染也會在秋冬季節隨著強勁的東北季風南下吹進台灣,此時北部PM2.5會明顯變高,最常發生在十二月或一、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