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六味地黃丸」 四季皆可用
文/鄧正梁
六味地黃丸由熟地黃、山茱萸、山藥、澤瀉、茯苓、牡丹皮等六味藥組成,主要的功能就是滋補肝腎,針對肝腎陰虛、腰膝痠軟、頭目眩暈、耳鳴、耳聾、盜汗遺精、骨蒸潮熱、手足心熱、虛火牙痛、口燥咽乾、小兒腦囟遲遲不合等。
現代醫學也發現,六味地黃丸能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對於慢性腎炎、高血壓、糖尿病、神經衰弱等有一定的療效。
六味地黃丸加上枸杞、菊花就成為杞菊地黃丸,功能滋腎養肝、補血明目;加上知母、黃柏就成為知柏地黃丸,功能滋陰降火;加上麥冬、五味子就成為麥味地黃丸,功能滋腎養肺,對於腎臟陰陽虛實的變化,可以隨症活用。
春天陽氣漸盛,萬物生發向上,調補方向應著重疏泄條達、養陰柔肝、枸杞陰陽雙補、菊花疏散風熱、平肝明目,加上專補命門之水的六味地黃丸,可供春季養生使用,對於兩眼乾澀、昏花流淚者有效果。
夏季炎熱,屬純陽的氣候,應用六味地黃丸純陰重味,可以壯水制陽、保護肝腎、均衡陰陽;若是虛火頻發、虛煩盜汗,可用知柏地黃丸。
秋日燥氣偏盛,也可用知柏地黃丸潤燥降火。但知柏地黃丸較寒,不用吃太久,可用麥味地黃丸,尤其在酷寒的冬天,養生應封藏精氣,五味子斂腎氣,麥冬質黏,含多醣體、類固醇物質,可共湊養藏之道。麥味地黃丸也叫做八仙長壽丸,對於陰虛形體瘦弱,疾多食慾不振,因腎氣久衰所致,可長期服用八仙長壽丸調理。
六味地黃丸的用藥特點是「三補三瀉」,補瀉兼施,適合腎陰虛的人,如舌質紅、經常口乾舌燥,心跳偏快的人,因此陽虛的人不適合,如臉白怕冷、畏寒肢涼、夜尿便清等;再來是脾胃虛寒的人不宜服用,因為六味地黃丸滋陰藥偏多,脾虛者會消化不良;再來是溼熱證的人不適用,表現為口苦泛酸、小便黃赤等,因為滋陰藥會斂溼,讓溼熱流連不去,達不到調養的目的。
由於中醫講求辨症論治,所以服用藥物前,一定要經過中醫師診治,切勿自行服用。
(作者為正梁中醫診所院長)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