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惠外國人 學者:應先確認對等福利
健保就是一種社會福利,當然是照顧國人,立委痛批,哪有用國家資源去補貼外國人的道理?圖為醫院候診的民眾。 (資料照)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政府開放中國專業人士來台,並補貼四成保費,掀起不少爭議。前健保局局長、現任台灣大學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所長鄭守夏提醒,政府提供外籍人士優惠時,須確認本國人士在當地也有相同福利,否則恐違反「公民待遇」原則。
鄭守夏指出,全球化時代來臨,人口流動不再侷限於單一國家,因此「公民待遇」成為發展趨勢,也就是外籍人士的待遇等同於國內公民。若政府要提供外籍人士優惠,須確認在對方國家生活的國人也能享有對等的福利,以免有失公平。
他強調,若政府視中國為外國,就應該比照外籍人士,而非在納保制度上另闢特例。
一名在中國工作多年的台灣人說,當地也有保險福利,但是資格一直不合,因此只能自費購買商業保險。但每次就醫都被侷限在特定醫療院所看診,萬一事出突然,只能在非指定地點看病,就得自認倒楣多花錢消災,兩岸提供給對方人民的醫療資源顯然有出入。
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指出,中國專業人士納保引發的問題癥結點在於健保制度以身分,而非所得分類納保,造成明明有付款能力,獲得的補貼竟然與失業人口一樣的荒謬狀況。
不只補貼不公 國人保費徵收也問題多多
滕西華重申,先不論國內外人士補貼保費不一,光是徵收國人保費的方式也是問題多多,唯有回歸「家戶總所得」制度,才能改善不公現象。
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研發組組長朱顯光也說,政府日益開放中國人士來台,恐加劇此種不公現象,強調相同所得水平,繳交同樣保費是最公平的制度。他建議政府打破現行六類、十四目的框架,全面檢討健保徵收、給付方式,外國人的保費、補貼也要經公民會議討論,以免影響國人權益。
健保要永續,必須徹底檢討財務腫瘤。圖為醫院病房外一景。(資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