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撥鼠達人 張國棟最懂鼠性
土撥鼠達人--張國棟(照片/張國棟提供)
記者魏怡嘉/專訪
九年前,張國棟進到台大動物中心擔任研究助理,從小就討厭老鼠的他,第一個任務竟是養實驗小鼠,張國棟硬著頭皮忙了二個星期後,動物中心的土撥鼠需要照顧人手,心想「土撥鼠總比老鼠好吧?」他自願跳槽照顧土撥鼠,沒想到最後竟然成為「土撥鼠達人」。
土撥鼠與人類的關係比老鼠更親,張國棟說,土撥鼠如果得了B肝,從肝炎、肝硬化到肝癌的罹癌過程都跟人類相同,科學家相中牠做為B肝相關研究首選實驗動物。台大動物中心專程從美國進口土撥鼠,每隻要價八萬到十萬元不等,昂貴身價,讓他壓力沈重。
張國棟回憶第一次清洗不鏽鋼籠時,不小心讓一隻土撥鼠逃脫了,由於土撥鼠體力好,移動速度又快,在三十坪的實驗室裏竄來逃去,「花了一個上午都抓不到,最後還是土撥鼠跑累了,窩在牆角睡著了,才落網回籠。」
更糗的是張國棟第一次執行「保定」程序:捉緊土撥鼠的頭跟腳,注射麻醉劑,偏偏那隻土撥鼠屁股朝他,頭埋籠角,怎麼就是不肯出籠子。
跟土撥鼠的「第一次接觸」雖然備受挫折,但張國棟不服輸,無論是吃飯、睡覺或走路,都在想要如何「搞定」土撥鼠,終於研發出其他同仁學不來、屢試不爽的捉鼠術,只要張國棟一休假,研究人員就會自動跳過不做土撥鼠實驗。
美方當初害怕台灣自行繁殖土撥鼠,斷了商機,一開始賣給台大都是公鼠,後來錯送了母鼠來台,他們就將一隻公鼠跟二隻母鼠關在一起,竟然成功讓母鼠生了六隻小鼠。
不過母鼠長期被養在實驗室,忘了餵乳本能,工作人員找體型差不多的兔媽媽充當「奶媽」,看到小鼠吸奶吸得飽飽的都好高興,隔天卻發現六隻小鼠腹瀉全死了,上了一堂慘烈的「鼠命」課程。
長期跟土撥鼠朝夕相處下來,張國棟對鼠性瞭若指掌,例如聽到「ㄍㄞ ㄍㄞ 」的哀嚎聲,就知道打架打輸了;聽到「咕咕咕」的雞叫聲,肯定就是土撥鼠好夢正酣;聽到牙齒打顫就要小心了,那是土撥鼠攻擊人類前的「咬牙切齒」聲…,他通常戴手套指尖都會留一截,就是怕手指頭被咬到。
剛接手時,實驗室只有十六隻土撥鼠,現在張國棟的「鼠隊」已經達到五十隻規模,他平時餵土撥鼠飼料,如果土撥鼠接受麻醉做完實驗回來,則會改餵胡蘿蔔、馬鈴薯慰勞一下。
記憶中有一隻土撥鼠,跟了他七年,只要一看到胡蘿蔔或是馬鈴薯就會站起來吃,閃光拍照都干擾不了牠,張國棟幫牠取了名字叫「明星」。只要把籠子放在旁邊,「明星」就會自動進籠,因為不怕人,後來被選中送到新竹的動物園,告別當天,張國棟眼角含淚相送。
張國棟說,土撥鼠犧牲生命成就人類的B肝研究,相較之下,他覺得自己十分渺小,他愛土撥鼠,希望能做到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