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眠麻醉引誤會 衛福部擬限制用詞
丙泊酚因其製劑外觀呈乳白色而有「牛奶針」之稱,屬於第四級管制藥品及第四級毒品。(資料照)
醫美診所常用語 民眾以為只是「睡一覺」忽略風險
〔記者邱芷柔/台北報導〕醫美診所發生病人麻醉身亡事件爭議,藍營立委蘇清泉等人提案要衛福部研議非麻醫受訓後可執行麻醉業務,遭麻醉醫學會強烈反彈。衛福部次長林靜儀指出,許多醫美診所以「舒眠麻醉」等用詞,讓民眾誤以為麻醉只是「睡一覺」而忽略其中風險,衛福部將研擬相關用詞限制。林靜儀也強調,醫美並非緊急醫療處置,難以人力不足為由,無限制擴大麻醉業務範疇。
醫院急重症手術 麻醉人力無不足
林靜儀直言,要補足醫美診所麻醉醫師不足,應從兩方面回頭思考,第一,醫美處置是否有麻醉必要;第二,醫美並非緊急醫療處置,應在正規醫療流程有餘力時進行。
「醫美是可以等的,不是現在鼻子再不高兩寸就會死!」林靜儀提到,麻醉是侵入性處置,會對病人增加風險,需經專業醫師評估是否必要,即使真的有麻醉需求,醫美也非緊急醫療處置,麻醉醫師的資源分配應優先滿足急、重、難等需求,目前並未發現醫院麻醉科醫師人力有明顯不足情形。
林靜儀說,麻醉是一種具有風險的侵入性程序,須經專業醫師的評估與完整的知情同意程序,衛福部將研擬限制「舒眠」等相關用詞,避免醫美診所不當暗示麻醉「只是睡一覺」,來誤導民眾。
而許多醫師在完成兩年PGY(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後直接進入醫美領域,未經專科訓練。林靜儀坦言,這種趨勢令人擔憂,現行特管法僅規定侵入性、高技術的醫療行為必須由整形外科或皮膚科醫師執行,其餘無強制要求;若設立「美容醫學專科」可強制醫師進行專業訓練,但醫美屬於自費醫療,與其他專科不同,管理上更具挑戰,醫師執照是最基本要求,會從要求提升品質來監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