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台14線大觀橋 日治時期服役至今

由下而上拍攝埔霧公路大觀橋的舊拱橋結構。(網友「瀧溪」提供)

由下而上拍攝埔霧公路大觀橋的舊拱橋結構。(網友「瀧溪」提供)

2024/05/20 05:30

〔記者佟振國/南投報導〕公路局中區養護分局籌備《傾訴經典》專書,以重現台十四線、台十四甲線開拓及養護的艱辛歷程,即有公路人透過實地勘查與史料考究,認為台十四線人止關路段重要橋梁大觀橋從日治時期即服役至今,堪稱是老當益壯公路設施。

四月三日花蓮強震,意外讓台九線蘇花公路的日治時期舊橋重建天日,經改建加固成臨時鋼便橋,繼續承擔疏運重責,其實全國各地也不乏「阿祖級」的公路設施持續堅守崗位發揮功能,台十四線埔霧公路人止關路段的大觀橋就是其中之一。

最近公路局中區養護分局籌備《傾訴經典》專書,公路迷「瀧溪」即PO文表示,大觀橋(岩戶橋)最初為鐵線橋,後來配合埔霧公路建設,昭和十二年(一九三七年)九月前後改建,光復後六○年代再配合道路整建拓寬,由於人止關腹地不足,就直接在上游側加了一根大梁來拓寬,成為現在的模樣,持續肩負埔霧公路通行重擔,尤其每天還有不少砂石車、大貨車、遊覽車等各式大車重壓,真的是老當益壯。

埔里工務段表示,《傾訴經典台十四、十四甲線特輯》目前積極透過老照片徵集、耆老口述歷史等方式籌備,是國內首本由公路耆老暢談公路的故事,期待專書能早日問世。

台十四線埔霧公路仁愛橋旁日治時期的舊拱橋仍完好保留。(記者佟振國攝)

台十四線埔霧公路仁愛橋旁日治時期的舊拱橋仍完好保留。(記者佟振國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