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母港效應 來台郵輪外籍客將達疫前9成
交通部預估年底前,郵輪旅客可恢復到疫前高峰的五成。其中,外籍旅客估達十四萬人,是疫情前的九成。(資料照)
〔記者陳心瑜、吳正庭/綜合報導〕歷經疫情考驗,今年三月六日重迎國際郵輪,交通部預估年底前,郵輪旅客可恢復到疫前高峰約五成。其中,外籍旅客估達十四萬人,是疫情前每年約十六萬人次的九成,分析是「雙母港」操作帶來更多外籍旅客所賜。
交通部航政司副司長韓振華表示,今年搭乘郵輪來台外籍旅客中,港澳旅客占四成最多、歐美旅客約三成、日本旅客兩成。預估全年郵輪市場可創造約十億台幣產值。
韓振華分析,台灣郵輪市場復甦快速,主要受惠郵輪「名勝世界壹號」首次以高雄港、香港為雙母港,帶來許多外籍旅客。
他解釋,疫情前郵輪母港操作多以國人搭乘郵輪出國旅遊為主,疫後雙母港經營模式,則是外籍遊客入境後,可在台停留多天,再搭飛機或郵輪離境。相較傳統郵輪旅客登岸只停留五至八小時,雙母港模式延長在台觀光時間,旅遊足跡也擴及其他城市。
二○一九年來台郵輪創下六六七艘次歷史新高,進出港郵輪旅客一○五萬人次。依港務公司郵輪來台預報統計資料,今年近四五○艘次,恢復至疫前近七成。
韓振華補充,名勝世界郵輪規劃明年持續營運高雄、香港雙母港;亞洲最大旗艦輪地中海榮耀號規劃明年第一季行駛基隆、日本雙母港航線;世界三大郵輪集團的挪威郵輪奮進號預定明年起以基隆及高雄為母港,經營台日韓航線及跳島行程。
金廈小三通 今起行李限重
另一方面,金門、廈門小三通一月七日復航以來,旅客逐漸回流,行李數量也逐步恢復到疫情前水準,加上金、廈兩地民生物資各有價差,「邊境貿易」重見熱絡。基於航行安全,小三通航線八家航商日前聯合發表聲明,九月二十日起,小三通旅客每人可攜帶兩件總重不超過廿公斤的行李,另手持行李限制為七公斤;單件行李長、寬、高總和不得超過一八○公分。若有超限、超重行李,船公司將拒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