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關閉此視窗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後壁崁頂8/3放火馬 今年多達35隻

    「後壁崁頂放火馬宗教文化祭」八月三日登場。(記者王涵平攝)

    「後壁崁頂放火馬宗教文化祭」八月三日登場。(記者王涵平攝)

    2023/07/31 05:30

    〔記者王涵平/台南報導〕台南市定無形文化資產「後壁崁頂放火馬宗教文化祭」八月三日登場,崁頂勸善堂管委會主委黃啟明表示,放火馬有祈福、還願之意,今年多達卅五隻,歡迎民眾參加。

    台南市定無形文化資產

    黃啟明昨日將所有製作好的火馬從將軍漚汪運回崁頂,今年特大三隻、中型十九隻、小型十三隻,預計八月三日下午三時卅分開始施放(視池王爺降示時間)。

    黃啟明說,據崁頂勸善堂廟公黃神賜在一九四八年口述,「射火馬」緣起於崁頂里勸善堂奉祀的池府千歲,清末欽差官林進押解庫銀由諸羅縣回京,途中遭盜賊追搶,官兵暫時在崩埤築土堆避難,當夜颱風來襲,官兵搭乘竹筏流至崁頂岸邊,未料八掌溪一夜改道,被盜賊追困至一處沼澤,結果官兵慘遭滅頂,因死者甚多,冤魂未散,經村民請示池府千歲獲指示「池王有吃、冤魂也有得吃」,因而在池府千歲聖誕同一天舉行射火馬祭典。

    放火馬寓意祈福、還願

    黃啟明表示,崁頂勸善堂池王爺聖誕千秋為農曆六月十七日,炮火放置在火馬的馬腹與馬匹周邊,儀式開始,勸善堂池府千歲附身乩童騎上紙紮火馬,馬頭向北,在當年傳說官兵或盜匪滅頂或遭殲滅的沼澤地旁,火馬在蜂炮四射後燃燒。

    黃啟明說,火馬以竹架與紙紮而成,是一種漢人傳統的紙糊馬形物件,由竹篾、糊紙等所構成,融合紮製、貼糊、剪紙、泥塑、彩繪等技藝。祭祀時,請神驅邪、招魂送靈、祈禱平安等祈福消災儀式,透過焚燒紙馬把信眾或儀式者的心願請求,迅速地傳遞給神靈。過往敬獻火馬普遍存在於許多道教科儀或民間法事,用來追悼死者、傳達指令,對百姓也有安慰和調解傷感的作用。

    「後壁崁頂放火馬宗教文化祭」八月三日登場,製作好的紙紮火馬已就位。(記者王涵平攝)

    「後壁崁頂放火馬宗教文化祭」八月三日登場,製作好的紙紮火馬已就位。(記者王涵平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