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日日Shoot》起步太晚 污水下水道普及率達8成還要30年

桃園市中壢區污水下水道BOT系統分4期進行。(資料照,記者李容萍攝)

桃園市中壢區污水下水道BOT系統分4期進行。(資料照,記者李容萍攝)

2023/07/17 05:30

〔記者陳嘉怡/台北報導〕台灣污水下水道普及率低,專家點出普及率緩慢關鍵是台灣的下水道工程建設起步比其他國家晚了幾十年,且工程需要進到家中鑽洞、挖管路,民眾配合意願低;工程昂貴又是「看不見的政績」,地方政府也未必有心想做。

宜蘭大學環工系教授林進榮說明,污水下水道系統主要分成污水處理廠、污水收集系統兩部分,污水處理廠興建速度比較快,約需三年;但污水收集系統短時間難完成,需要先從主幹管、次幹管及支管等依序接到家戶,要花個十幾年。尤其是最末端的家戶接管工程,要進入到民眾家中鑽洞、挖管路,一般人不願意,加上台灣巷弄狹窄、防火巷違建等,都會讓工程難以進行。

日本已花一百年推動

林進榮指出,日本花了快一百年推動,如今家戶普及率九成,台灣則是在民國七○年代經濟起飛後,看到國際將下水道建設納入國家競爭力評比才開始做,「我們起步太晚,比別人慢好幾十年」,預估台灣普及率要達到八成,至少再卅年。

政績看不見 首長無心做

荒野保護協會棲地守護副秘書長莊育偉表示,歐洲國家的都市計劃是將水、電、污水下水道等公共管線做好,人再入住,但台灣是移民社會,長久定居後才慢慢想到需要蓋污水設施,開挖不僅需要取得社區居民多數同意,且接管後代表要繳納污水下水道使用費,居民自然興趣缺缺。

此外,莊育偉指出,污水下水道是「看不見的政績」,工程浩大且昂貴,需要中央和地方共籌款項,也不若鋪橋造路能讓民眾有感,除非是影響到飲用水品質、民眾在意,不然地方首長未必有心想做。

不過,林進榮也提到,與卅年前相比,現在民眾對環境意識提高很多,體認到接管後能減少住家附近蚊蟲孳生、生活品質變好,接管意願明顯提升,應有助於推進下水道工程。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