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能」發電 2050可望商業化/3大政府單位當推手 北、東海岸鎖定波浪能及黑潮洋流帶動發電
「浮游式洋流渦輪發電機組」下水運轉。(國海院提供)
〔記者林菁樺、洪定宏/綜合報導〕再生能源為全球淨零關鍵,海洋能被視為重要的前瞻能源,國家海洋研究院、台灣大學及中山大學合作研發的「浮游式洋流渦輪發電機組」,完成全球首例的黑潮實海發電測試,有助海洋能發展。不過,能源局官員坦言,海洋能到二○三○年之前要達商業化程度有一定難度,二○五○年則有機會,例如洋流能的錨定系統若可突破,商業化規模將會大幅增加。
海洋能在全球發展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洋流能、溫差能及鹽差能,能源局官員指出,潮汐能在歐洲、韓國有相關發展,但潮汐落差至少要達一百到兩百公尺,台灣並不適合。
台泥要在花蓮進行溫差發電
台灣四面環海,西海岸目前聚焦在離岸風電發展,海洋能則鎖定在北海岸、東海岸。能源局官員解釋,波浪能是利用波浪上下振動的位能轉換為電能,至於東海岸有黑潮,可利用洋流帶動發電機。另外,台泥已宣示要在花蓮進行溫差發電。
國內海洋能背後有政府三大單位當推手:國科會在技術鑽研、海委會則有海洋研究,經濟部則是法人可提供協助。經濟部每年針對海洋能的研發、示範驗證等編列相關預算約五千萬元,另外業者也能申請能源專案計畫,每案最高補助不超過總經費五十%。
根據我國淨零轉型規劃,海洋能二○三O年為○.一MW(千瓩)到一MW(百萬瓩),二○五○年跳增為一.三GW到七.五GW,規模落差大與技術有待突破有關。
台東外海黑潮發電 明年可供400戶
國海院院長陳建宏則強調,目前台灣洋流研發團隊都是純本土技術,技術品質不輸日本。研發團隊計畫今年夏天在台東縣外海的黑潮主流區進行長期實海測試,並佈放長約三公里的電纜線,將電力輸送上岸,供岸邊的機車充電。如果順利完成,明年設置二百瓩級的陣列機組示範電廠,展開四年的洋流發電綠能計畫,包括後年由民間企業的商業運轉,將正式發電、供電。國海院已和鴻海子公司「富鴻網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有助吸引其他企業跟進。
他分析,明年開始的新計畫,有信心達到每小時產生一八○度電力,約可提供四百戶家庭使用,未來商轉機組若能達一台一千瓩,發電將可增加五倍量能,希望儘速有計畫地對台灣東部黑潮海域進行普遍長期調查,讓洋流發電廠有適當建置的場址。
專家籲政院增加研究預算及人才
前國海院院長、台灣海洋產業聯合會理事長邱永芳指出,中央研究院院士徐遐生曾估計,台灣可從黑潮取得約五十GW的能量,每天可產生十二億度電,呼籲行政院增加研究預算及專業人才,逐步實現總統蔡英文的「非核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