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三因素加劇惡化 2021年 逾2.5萬名兒童「青春期早熟」
近年0至10歲青春期早熟就醫人數
〔記者林惠琴/專題報導〕「青春期」提前報到現象漸增,過早「轉大人」小孩恐長不高!衛福部健保署統計,二○二一年十歲(含)以下青春期早熟就醫突破二.五萬人,醫師表示確切發生原因多不明,但疫情期間出現上升趨勢,研判與3C黏著度更高、防疫胖、心理壓力等三大因素有關,且有男生倍增警訊,值得家長關注。
防疫胖、心理壓力、3C黏著度高
○至十歲青春期早熟就醫從二○一七年一萬四七九一人增至二○二一年兩萬五九七○人,且二○二○年疫情發生後,人數較前一年大增十七.二%,二○二一年更較二○二○年激增廿七.三%,以六至十歲、女生占逾九成為主。五歲以下也逾千人,甚至有未滿一歲個案。
北榮兒童遺傳內分泌科主任楊佳鳳表示,青春期早熟包含外界耳熟能詳的「性早熟」。3C蓬勃發展是關鍵,難以完全封鎖成人內容,恐造成接觸十八禁的年齡大降,影響身心發育。疫情期間其他疾病下降,但青春期早熟增加,推估與長時間使用3C產品有關。
肥胖是性早熟原因之一,楊佳鳳提到,疫情期間減少外出活動,身心活動下降,但沒有停止吃喝,養成「防疫胖」,有十歲男童三個月狂胖十二公斤。
兒童在疫情期間承受不少心理壓力也會影響生長,一下子上學、一下子不能出去,同學、家人陸續感染,儘管看起來活蹦亂跳,或許只是未能表達壓力而已。
男生就醫倍增警訊 值得家長關注
楊佳鳳提到,以往青春期早熟女生高於男生,但近年發現男生成長一倍,且不像過去腫瘤為主,多為不明原因個案,顯示男女風險因子可能漸趨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