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少版國防手冊被扭曲 教部:用詞淺白易懂
教育部長潘文忠強調,全民國防教育實施應考量學生各階段身心發展,落實相關課程教學。(記者張維真攝)
〔記者張維真/台北報導〕面對中國武力威脅,兵役將恢復為一年,為了強化國防力量,行政院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推動小組去年十月提出強化國防安全教育案,包含編訂兒少版本全民國防手冊等,遭部分媒體與政治人物扭曲為訓練能辨別砲彈聲的「娃娃兵」。教育部長潘文忠昨回應,兒少委員主要提醒相關國防資訊應用淺白用詞與文字,讓不同階段的學生都有機會獲得相關資訊。
行政院兒少小組去年十月召開會議,討論「我國面臨敵方來犯之威脅,急需攸關兒少安全之預備及防範措施」,會議紀錄提到,有委員表示「除了使國人辨別警報聲以外,建議可納入砲彈聲之辨別」,遭部分媒體與政治人物指稱幼稚園都得學辨別砲彈聲,並扭曲渲染為「砲彈聲娃娃兵」。
潘文忠昨主持部務會報前,接受媒體聯訪表示,目前防災安全教育有列入課綱範圍,針對國小至高中不同階段,亦有相關課程與學習教材提供學校教學參考。其中,高中必修科目「全民國防教育」兩學分,包含全民動員、青年動員、校園防災應變等議題;國中小則採融入式教學,教育部亦編輯全民國防補充教材,提供學校參考。
教育部編纂之全民國防補充教材共六冊,每冊包含「國家與安全生活」、「機械與國防科技」及「救災防災與動員」等三個單元,亦加入媒體素養與反恐等內容,盼學生跨領域學習。
潘文忠說明,教育部會持續督導各級學校進行防災安全教育,目前各級學校參加由地方政府辦理之防災演練、萬安演習等措施已是常態,防災部分亦有落實辦理。
潘文忠提到,國防部也編輯全民國防手冊範本,要求各地方政府因地制宜,提供民眾逃生避難路線與場所相關資訊。教育部亦會請各校就所在縣市版本,納入教學素材,讓學生知道生活在學校、住家周邊,相關防災逃難資訊與應變技能,推動落實全民國防教育課程與教學。
潘文忠強調,全民國防教育實施應考量學生各階段身心發展,兒少委員日前提案,主要提醒全民國防手冊跟相關資訊能用更淺白、適合各年齡層熟悉了解的用詞與文字,讓不同階段的學生能進一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