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桃園》敬字惜紙送聖蹟 龍潭以古禮祭典

「挑聖蹟」至二板橋送聖蹟,恭請河神將字紙灰燼送入大海的儀式,象徵漢字文化傳諸四方。(記者陳恩惠攝

「挑聖蹟」至二板橋送聖蹟,恭請河神將字紙灰燼送入大海的儀式,象徵漢字文化傳諸四方。(記者陳恩惠攝

2022/09/05 05:30

〔記者陳恩惠/桃園報導〕市府客家事務局為重現昔日客家敬字惜紙、重視知識教育的送聖蹟古禮,昨天與龍潭導覽協會在市定古蹟龍潭聖蹟亭舉辦「桃園送聖蹟」祭典,由市長鄭文燦、客家事務局長黃傅淑香帶領民眾體驗客家傳統文化。鄭說,早期的客家人有收集字紙至聖蹟亭集中焚化,再以三獻古禮恭請河神將字紙灰燼送入大海的習俗,稱之為「送聖蹟」,全國百餘座聖蹟亭中,目前僅龍潭、美濃等地舉辦送聖蹟祭典,唯有桃園仍保有最完整的客家三獻古禮儀式。

鄭文燦表示,「桃園送聖蹟祭典」代表客家族群重視文字、愛惜紙張的美德,在現今物資豐沛的時代,紙張隨手可得反而不被珍惜,藉由活動籲請民眾珍惜物資也響應環保。他說,龍潭聖蹟亭為世界最大且保有完整三進院落的聖蹟亭,祭典同時保留了客家三獻古禮儀式,希望能透過活動,讓更多民眾認識聖蹟亭並喚起大家對送聖蹟祭典科儀的重視與傳承。

客家局長黃傅淑香表示,為了讓民眾能體驗「送聖蹟」祭典文化,客家事務局也安排全市聖蹟亭巡禮活動,分為中壢、大溪及龍潭等三條路線,首日開放報名即額滿;巡禮活動帶領民眾親臨現場觀看送聖蹟祭典儀式,走訪龍潭、中壢、大溪等地的聖蹟亭及周邊客庄、地方創生景點,由專業導覽人員講解建築特色、碑文、楹聯等,另透過祭典周邊拓碑、客家師傅話、成語接龍、迴文詩等文字互動遊戲攤位,讓更多民眾深入認識聖蹟亭、客家敬字文化及漢字的奧妙。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