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50歲染疫 醫︰可評估打「皮蛇」疫苗

若脖子、臉頰抽痛且冒出成串水泡,有可能是「皮蛇」;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資料照)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染疫後發生帶狀疱疹(俗稱皮蛇)風險增加!國內感染症權威、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近期美國感染症醫學會發表的研究發現,曾確診武漢肺炎的五十歲以上患者,出現帶狀疱疹風險高出十五%,若染疫期間曾住院,更高達廿一%,提醒可評估接種帶狀疱疹疫苗。
相對未染疫者 得皮蛇風險高出15%
最近於美國感染症醫學會發表的研究指出,從二○二○年三月至二○二一年二月近二百萬名美國病人的資料發現,曾染疫的五十歲以上族群,相對於未染疫者,出現帶狀疱疹風險高出十五%;若染疫期間曾經住院,更高出廿一%。
黃立民指出,染疫者會增加帶狀疱疹風險,主要機轉為感染新冠病毒後,造成淋巴球數目減少,且功能變差,當患者體內躲著別的病毒時,就會趁機繁殖,進而出現病症。
帶狀疱疹由引發水痘的「水痘帶狀疱疹病毒(VZV)」造成,此種病毒在初次感染後便會潛伏於體內。黃立民說明,曾經感染VZV,例如有過水痘的人,當確診COVID-19後,病毒可能繁殖,就恐出現帶狀疱疹,且帶狀疱疹發作一次的人,再次發作的機會較未曾發作的人較高。
帶狀疱疹為通常在臉或身體的某一側產生具疼痛感的皮疹,許多患者會因此產生導致灼熱感的激烈疼痛,影響日常生活作息數日到數週不等。
確診後4週至8週 病況穩定可接種
黃立民指出,民眾可評估自身的情況接種帶狀疱疹疫苗,通常建議五十歲以上應該要打,若已經確診武漢肺炎,可於病況穩定的四週至八週打,降低染疫後六個月出現帶狀疱疹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