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搖籃到墳墓 社工難為流動率高
中華聖母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執行長黎世宏(右)認為,社工面臨的工作環境、個案,都具有挑戰性,除了提升待遇,社工的專業度也應重視。(中華聖母基金會提供)
〔記者王善嬿、林宜樟/嘉義報導〕社工工作範圍包山包海,「從搖籃到墳墓」,服務街友、處理兒少保護及家暴案件的社工,更可說是二十四小時待命,且工作具高風險性。即使一般性社工,除服務個案還兼辦行政業務,或準備資料應對上級單位評鑑,加班成常態,造成公部門或民間單位的社工流動率都偏高。
「適合的社工難尋,是個問題。」陳姓社工說,曾有同事處理家暴案,妻子被安置後,丈夫欲追問安置地點,竟持刀恐嚇社工。社工在工作過程面臨的壓力大,長久下來身心俱疲,因而離職者也大有人在。
天主教中華聖母基金會執行長黎世宏表示,社工流動率高的原因,除薪資待遇外,也與社工育成有很大關係。社工育成分兩軌,一自大學社工相關科系所畢業,另一為專科以上學歷、修滿社工學分,即具應試社工師資格。
黎世宏說,社工育成除了課程理論,更重要的是「做中學」,且面對的個案可能是精神疾病患者或更生人,除要對個案的家庭生態脈絡、社會資源連結及開發具相當經驗,還要懂得個案會談技巧、心理支持等。
他說,如需正向提升服務的個案,不僅止於關懷、發生事情通報,更需足夠訓練及具備社會經驗。不少人進入社工職場,發現與想像不同,或因無法勝任、產生挫折感而離開。這些結構性因素,政府應重視並設法解決。
嘉義縣社會局長張翠瑤表示,嘉縣社工流動率為十五%,尚屬穩定。為減少人員流動率,在區域社福中心配置公務車,減少訪視交通成本,並依社工服務風險等級補助費用每月七百元至三千元,辦理課程提高社工對風險管理及人身安全的敏感度及應變防範措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