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新北濕地藝術季登場 14組作品超吸睛

新北濕地藝術季展出十四件藝術創作品,圖前方為「質與植的過渡—線」,透過水管與蘆葦來延伸出管狀,後方以圓球為元素,是「質與植的過渡—點」的作品。(記者何玉華攝)

新北濕地藝術季展出十四件藝術創作品,圖前方為「質與植的過渡—線」,透過水管與蘆葦來延伸出管狀,後方以圓球為元素,是「質與植的過渡—點」的作品。(記者何玉華攝)

2022/01/09 05:30

〔記者何玉華/新北報導〕以天空為幕、大地作為舞台的「新北市濕地藝術季」,昨天起到二月九日在板橋區新月橋下的新海二期人工濕地登場,展出十四組藝術創作品,假日也有市集;市長侯友宜參觀後讚賞很漂亮,呼籲民眾欣賞藝術與濕地生態之美,防疫期間要戴好口罩。

板橋新月橋下開展

侯友宜出席開展表示,「新北市濕地藝術季」從二○一七年起舉辦,因為疫情而停辦兩年,今年的創作主題是「川流堆疊」,邀請八個藝術家團隊與大漢溪濕地沿岸的板橋、新莊、樹林等周邊的學校與社區,共同用濕地的自然素材創作十四組藝術作品,都很有可看性。

侯友宜大讚很漂亮

他也以板橋湳仔溝整治為例,自從改善臭味及污染後,湳仔溝的鳥類品種愈來愈多,可見環境保育需要一步步的實踐,民眾接近大自然會發現許多驚喜,環境友善市集也適合大小朋友逛逛。

其中,以稻草編織、呈現早期農村水牛在河中戲水的「牛汶水」,由藝術家帶領民眾創作,是最多人參與創作的作品;「新北濕地水禮服」以木條編織成六角形,置於濕地水面上,利用水生植物布袋蓮、大萍、台灣水龍、粉綠狐尾藻、荷花等點綴其中,從新月橋上鳥瞰彷彿穿上美麗的新衣,是規模最大的鋪面作品。

侯友宜說,以前濕地的功能只有淨化水質,被稱為「大地之腎」,現在水質變好了,與生態充分結合後將濕地變成天然的藝術館,利用濕地的自然素材做成藝術品,很有特色,在一月九日、十五日、十六日這三天的中午十二點到晚上六點,有音樂表演、環境友善市集、DIY工作坊及闖關摸彩等活動。

元智大學以大漢溪沿岸常見的竹、蘆葦、卵石為材料,打造幾何型態的「川之云」,漫步其中,可以聆聽到風吹竹響的悅耳音樂。(記者何玉華攝)

元智大學以大漢溪沿岸常見的竹、蘆葦、卵石為材料,打造幾何型態的「川之云」,漫步其中,可以聆聽到風吹竹響的悅耳音樂。(記者何玉華攝)

新北濕地藝術季昨在板橋區新月橋下的新海二期人工濕地登場,假日有市集、闖關活動。(記者何玉華攝)

新北濕地藝術季昨在板橋區新月橋下的新海二期人工濕地登場,假日有市集、闖關活動。(記者何玉華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