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跨國團隊打造AI模型 預測染疫者氧氣需求

台大參與聯邦學習計劃(EXAM)跨國研究團隊成員,圖左至右分別是台大資訊工程學系博士生王柏川、台大應用數學科學研究所教授王偉仲(MeDA Lab主持人)、台大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研究中心主任傅立成、科技部全幅健康照護中心執行長曾柏元。(台大提供)

台大參與聯邦學習計劃(EXAM)跨國研究團隊成員,圖左至右分別是台大資訊工程學系博士生王柏川、台大應用數學科學研究所教授王偉仲(MeDA Lab主持人)、台大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研究中心主任傅立成、科技部全幅健康照護中心執行長曾柏元。(台大提供)

2021/10/29 05:30

〔記者吳柏軒/台北報導〕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國立台灣大學、健保署等共同合作,參與跨越五大洲的國際「聯邦學習EXAM計畫」研究,成功開發臨床AI模型,預測武肺患者氧氣需求,帶來治療貢獻。成果已登上國際頂尖期刊《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

台大與健保署參與研究

成果登國際期刊

台大表示,美國科技大廠NVIDIA與醫療機構Mass General Brigham聯合醫院發起武漢肺炎聯邦學習計畫,集合來自美國、英國、加拿大、日本、韓國、泰國、巴西以及台灣等國廿間醫院或研究機構;台大與健保署在去年七月加入,盼用人工智慧(AI)來精準預測武肺患者對呼吸器需求,輔導醫事人員有效安置、使醫療資源更適切運用。

台大說,校內由全幅健康照護中心(MAHC)和MeDA Lab參與投入該研究,健保署則提供武肺患者的CXR影像、相關生理數據資料,訓練AI模型,再和參與合作的全球各地醫院共建資料庫,最終驗證AI準確性,計畫成果九月十五日已發表在國際頂尖期刊《自然醫學》。

研究結果顯示,AI可成功預測武肺患者從初次到急診室就診,之後廿四小時、七十二小時的氧氣需求,該AI模型已放置雲端,開放所有人使用,且因有跨國數據,除可治療台灣的患者,對他國移入的患者,AI預測也具參考價值。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