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北京書院明年改成哈佛台北書院 學者:華語教育再翻轉 我應把握趨勢
「哈佛北京書院」暑期中文班因美中關係生變,改與台灣合作,哈佛與台大簽約成立「哈佛台北書院」,預計2022年暑假啟動,將有60名學員來台參訪、學習中文。(資料照)
〔記者吳柏軒、呂伊萱/台北報導〕二○○四年起舉辦長達十七年的「哈佛北京書院」不再,改由台灣參與,預計二○二二年暑假改成「哈佛台北學院」,政治學者分析,美中關係衝擊貿易、科技,如今再影響教育,台灣應把握相關趨勢。華語教育圈則樂見此事,並點出「台美教育倡議」功勞,將持續推動促成華語能量輸出。
政府應促進更多國際科研、教育交流
政治大學東亞所所長王信賢表示,早期台灣與美國各校都有洽談合作項目,後因中國崛起,導致不錯的計畫從台灣跑到中國。如今十幾年後,趨勢再度翻轉;加上近年美中關係受貿易、科技衝擊,再慢慢影響文化及教育層面,已有不少美國官方交流移至台灣。
王信賢分析,美國民調七成反中,哈佛是私校有募款壓力,不得不在意相關合作。從表面來看,這次事件是中國提供的條件不符哈佛需求,但更多應是中國內部氣氛緊縮,如限縮青年及民眾相關互動,限制參訪地點等。他提醒台灣不該自滿,政府應好好包裝台灣,促進更多歐美等國際科研、教育交流。
台美教育倡議啟動 促華語能量輸出
台灣師範大學華語系主任蔡雅薰說,台灣華語圈沉潛多年,在八○年代美中關係良好時,台灣被中國吃掉許多好的合作,因美中採校對校簽約,導致台灣漸漸收不到美國華語生。如今轉變,研判主因仍是政治關係,再加上「台美教育倡議」啟動,除了台大跟哈佛,其他學校也紛紛與歐美名校接洽。
蔡雅薰認為,對外國來說,語言教育不能中斷,如今北京無法提供,台灣在華語圈便成了首選,而多年來國內各大學華語教育都有建立特殊性,如台師大與教育領域學校互動密切,文藻與各外語學院也有許多合作等。加上疫情衝擊下,台灣科技優勢更能發揮,線上華語教學也頗受好評,更相信島內自由民主環境,也可帶給華語教育更多優良品質。
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昨表示,外交部、駐波士頓辦事處均曾協助推動該案,我國深信在沒有言論審查的自由環境中,才有最好的學習成效。
教育是台美目前加強合作的領域之一,台美去年十二月啟動「台美教育倡議」、簽署合作備忘錄,擴大教育合作。美國教育部副部長柴斯當時直言,許多美國人民擔憂中國的孔子學院對美國學子造成的負面影響,但華文學習的機會非常重要,因此需要優秀且認同民主價值的教師,希望促進美台教師的互動交流,增進並擴大教學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