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板山遊客中心 將轉型泰雅文化場館
復興區角板山行館園區內的遊客服務中心於2019年底停止營運,未來可望規劃為在地泰雅族文化場館。(原民局提供)
〔記者謝武雄/桃園報導〕桃園市復興區角板山行館園區內的遊客服務中心2019年底停止營運服務,地方爭取轉型泰雅族文化場館,規劃文物典藏與展覽、體驗及研習教室,結合周邊景點打造觀光廊帶,但因建物沒有建築、使用執照,市府原住民族行政局辦理補照程序,最快明年底完成,屆時可向中央申請文化場館相關補助。
辦理補照 最快明年底完成
原民局長林日龍表示,角板山行館園區位於角板山台地上,佔地6公頃,原本是營區,除了戰備隧道,還有故總統蔣介石行館,行館共有4棟房屋,有1棟配置客廳、主臥房與客房,另3棟是警衛與隨從人員的房舍,行館展示蔣介石生前老照片、文物及他在角板山的生活資料。
行館園區裡有幢日式建築也曾是警衛宿舍,之後改成樟腦展覽館,展示樟腦提煉過程與相關歷史紀事,現為全國僅存的樟腦廳舍。19世紀樟腦產業繁盛時期,角板山是重要的樟樹產地,成為台灣北部山區重要的「粗樟」集散中心,砍伐後的樟樹於此集中後運往工廠製腦。
林日龍說,上述設施是在建築法實施前就有的,不需補照,遊客服務中心有部分是復興公所2006年加蓋,在建築法實施後所建,必須補照,又因土地屬於山坡地保留地,請照時須提水土保持計畫,原民局2項同時申請,希望明年上半年取得建照、下半年拿到使照成為合法建物。
戰備隧道 壁面繪3D立體壁畫
至於戰備隧道建於1963年,用於戰事爆發時保護國家元首的安全,深入地下20公尺、長100公尺,如今隧道壁面繪有互動式3D立體壁畫,包含「毋忘在莒、效忠國家」標語、迎面而來的子彈與埋伏的水鬼,營造五○年代的軍事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