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英語 聽讀優於說寫
教育部將大幅改革「重點培育大學」的大一英文課程。(資料照)
1/5學生程度已達歐洲評量中高等級 但聽、說、讀、寫表現不均
〔記者林曉雲、彭琬馨、呂伊萱/台北報導〕教育部與英國文化協會合作調查,我國有五分之一高三學生的英語程度達「歐洲語言學習、教學、評量共同參考架構」(CEFR) B2或以上等級,但在聽、說、讀、寫四方面的表現不平衡;與西班牙首都馬德里相比,我高三生「讀」和「聽」能力達雙語國家水準,但「寫」和「說」遠遠不足。
能說會寫 首要提升能力
為此,教育部將大幅改革「重點培育大學」的大一英文課程,除提升大一生「說、寫」能力,且把英文課連結專業領域,使大一生不只英語力提升,也為專業領域之全英語授課作準備。
調查顯示,以 CEFRB2等級或以上的C等級(相當於全民英檢中高級或高級)為標準,我國高三生分別有27.6%(聽)、27.3%(讀)、19.8%(寫)、8.2%(說)達標。教育部官員表示,「能說、會寫」是我國學生全英語課程當中,最需要提升的能力。
重點大學 先修專業英語
教育部官員指出,高中職學習數學、自然、社會等,並非用專業英語學習,因此在大學開始修習全英語課程之前,應先接受專為不同學術領域設計的英語課程訓練。例如工學院學生在大一先修為工程領域做準備的英語課程,人文社會學院則先修專為人文社會領域設計的大一英文。
教學技巧 老師也須強化
教育部將投入資源協助重點大學,先在大一大幅提升學生的英語口說與寫作能力,且協助教師提升全英語教學技巧,重點是提供師生一個具挑戰性,但仍然「友善」及「有安全感」的全英語學習環境。
這套作法獲英國文化協會處長羅瑞福(Ralph Rogers)認同。
羅瑞福表示,英國文化協會曾與教育部合辦研討會,來自英國牛津大學與格拉斯哥大學學者就建議:首先是要針對教授英語和全英語課程的老師做大型調查研究,了解並分析他們的需求;替學生做好整合學術和語言的支援系統也很重要;英語老師也需要更深度加入或是輔助主科的教學課程。
全英課程 增加師生互動
他認為若全英語課程能夠提供更多互動學習機會,學生就不會只是聽老師教學,而更有機會在專業領域中運用英文。
他說,比起認知能力,學習動機對於語言學習上有更顯著影響,建議台灣學生先了解自己學英語的動機。而學習英語不要怕犯錯,另外,儘量在生活中使用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