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縣非灌區稻田天災救助 爭專案放寬
苑裡鎮非灌區的稻米一樣受損嚴重。(記者蔡政珉攝)
〔記者蔡政珉/苗栗報導〕今年水情不佳,桃竹苗地區於二期稻作收割前因水源不足宣布停灌,中央雖祭出相關補償措施,但主要限於灌區農民,惟苗栗縣內仍有約200公頃非灌區農田,受旱災影響幾乎無法收成,苗縣府農業處已完成會勘並報請中央,但補助金額僅每公頃1萬8千元,與灌區停灌每公頃補償14萬元差距甚大,縣府表示會積極向中央爭取專案辦理,盼提高非灌區補助。
非灌區每公頃僅補助1.8萬
苗栗縣府農業處農務科指出,目前非灌區稻田受損較嚴重為苑裡鎮與後龍鎮,已將相關資料報請中央希望爭取補助。不過因灌區與非灌區補助金額差太多,前項達14萬元,非灌區僅1萬8千元,縣府也盼能多爭取。
苑裡、後龍約200公頃受災
苗栗縣主要稻米產區苑裡鎮、後龍鎮農民反映,兩地共有200公頃位於非灌區稻田受災,希望爭取補助。非灌區農民說,灌區補償主要來自水利單位,但農民因栽種農田受限於地勢等因素,導致部分區域無法列為灌區。
農民說,大家同樣種稻米,非灌區農民還要四處找水源,投入栽種的成本不會比較低,但因水源不足導致稻穗結穗率嚴重受損,非灌區農民卻僅能依靠天然災害的補助金額,相當不公平。
民代︰遠低於稻農投入成本
苑裡鎮代張文財說,他長期投入水利工作,非灌區農民確實因地勢之故無法牽引水路引水,並非農民不願意列入灌區,而遇到天災是所有農民的難題,盼政府多替農民著想。且農民栽種稻米每公頃投入成本約9萬元,若僅補助1萬8千元,的確是杯水車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