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等了 7人獲頒國家文藝獎 「讓台灣文藝更添厚度」
第21屆國家文藝獎得主(圖:資料照、國藝會提供,資料來源:國藝會)
〔記者翁聿煌/新北報導〕第21屆國家文藝獎頒獎典禮昨天在新北市淡水雲門劇場舉行,總統蔡英文為7位藝文界獲獎者頒獎。蔡英文指出,台灣藝文創作蓬勃多元,仰賴台灣的自由環境及各位藝文界前輩的努力。而高齡95歲、被譽為「台灣圖書館建築之母」的王秋華,坐著輪椅上台,獲得全場熱烈掌聲。
王秋華 盼建築與生態共存
本屆國家文藝獎原應3月頒獎,受疫情影響延至昨天舉行,7位得主分別是建築師王秋華、舞蹈家古名伸、小說家黃娟(由妹妹黃惠信代表領獎)、藝術家莊普、音樂家陳中申、劇作家王墨林、紀錄片導演柯金源。
蔡英文致詞時指出,今年是令人難忘的一年,在疫情考驗下,台灣人展現韌性,且防疫有成;得獎者的創作成就,讓台灣文藝更添厚度。
王秋華是台灣戰後第一代建築師,曾設計國內許多現代化圖書館,被譽為「台灣圖書館建築之母」。她說,從業多年慢慢體會到建築師應有的社會責任,在提供專業服務時,將生態保育、節能的觀念納入人造環境的美化,喚起人們對環境的了解與愛護。
柯金源 欣慰紀錄片漸受重視
柯金源長期投入拍攝環境議題,以田野調查的形式持續記錄報導台灣的自然生態、環境變遷與公害事件,獲獎無數。他指出,運用媒體達成資訊提供以外,也試圖促進社會溝通,欣慰紀錄片的價值日益受到重視。
古名伸投身舞蹈創作、演出、教學和策展30餘年,對台灣當代舞蹈創作語彙和風格深具影響。
黃娟 寫下台灣戰後歷史
黃娟是戰後第二代小說家中少數的女作家,自1961年開始發表作品,以「楊梅三部曲」《歷史的腳印》、《寒蟬》與《落土蕃薯》最具代表性。
莊普本名莊凱旋,是台灣抽象藝術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直言,藝術要成為志業從來不是單一個人的事,作品要能被收藏欣賞、肯定,自己是個幸運的人。
陳中申 要讓音樂多元發展
陳中申拜師陳澄雄習西洋長笛,曾任職台北市立國樂團、台南藝術大學國樂系,2011年退休後,仍持續投入演奏、指揮、教學等工作。他表示,興趣也是志業,很快樂、很享受,心很篤定,這一生的追求,就是要讓音樂這樣多面向地繼續演下去。
王墨林畢業於政戰學校戲劇系,於1988年推出台灣第一個行動劇「驅逐蘭嶼的惡靈」,創作至今,作品一貫展現批判精神、不妥協的時代意義。
國家文藝獎得主專訪:
1. 文化週報》台灣生態鬼見愁—柯金源:「陽光空氣水不該有階級」
https://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168418
2.
文化週報》台灣媒體不敢登的小說——國家文藝獎黃娟寫痛史
https://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369953
3. 文化週報》國家文藝獎得主古名伸 「舞」力抵抗地球引力
https://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365170
4. 文化週報》「簫郎」吹出濃濃台灣味—國家文藝獎得主陳中申愛樂一生
https://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360392
受疫情影響遲了7個月,第21屆國家文藝獎頒獎典禮昨終於在淡水雲門劇場登場,總統蔡英文為7位藝文界獲獎者頒獎。(記者翁聿煌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