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婦高齡化 國健署提供產前遺傳診斷補助
記者吳亮儀/台北報導
越來越多人晚婚、晚生育,國民健康署指出,根據人口統計資料顯示,國人生育第一胎平均年齡30.9歲,較10年前增2歲;生育年齡達35歲的高齡產婦也較10年前成長2.5倍,這對產婦和新生兒的健康風險都暴增。
就醫學上,35歲以後才生育就算高齡產婦,發生不孕、流產、早產、死產、高血壓、妊娠糖尿病等高危險妊娠合併症的風險增加,且隨著準媽媽年齡升高,胎兒低出生體重、染色體異常或發生其它先天缺陷的機率也提升。
高齡產婦10年增2.5倍
美國疾病管制局(CDC)指出,女性懷有唐氏症胎兒的風險隨母親年齡增加而提高,35歲到39歲,以及40歲以上與25歲到29歲比較,懷有唐氏症胎兒風險分別為4.3倍和13.6倍,其它重要的染色體異常,如巴陶氏症及愛德華氏症等,也有相同趨勢。
生第一胎均齡30.9歲 也晚2歲
國健署婦幼健康組簡任技正陳麗娟指出,政府鼓勵風險較高的懷孕女性接受產前遺傳診斷檢查,補助對象年齡為34歲以上、經診斷或證明曾生育過異常兒、本人或配偶家族有遺傳性疾病史、或其它可能生育先天異常兒的情形,例如經超音波或孕婦血清篩檢胎兒可能有異常者等高危險孕婦。
陳麗娟說,孕婦只要在產檢醫院接受羊膜穿刺等產前遺傳診斷檢查,並填寫補助申請表,政府會提供5000元產前遺傳診斷補助,這筆補助費用直接從產檢醫院自行負擔的費用中扣除。
根據國健署統計,2018年34歲以上有利用產前遺傳診斷補助者佔62.4%,其中近3%診斷發現異常個案。
如果有生育遺傳相關問題,除由產檢婦產科醫師提供相關遺傳諮詢外,還可以洽詢國民健康署審查通過的14家遺傳諮詢中心尋求協助。
遺傳諮詢中心可提供產前遺傳診斷檢查,婚、孕前個人或家族遺傳諮詢等服務,網址為https://reurl.cc/8lQ19R。
國健署提醒,高齡孕婦除應定期產檢外,也要注意接受產前遺傳診斷檢查,以及早診斷與治療。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