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防疫決策 美期刊讚譽典範/全球疫情擴散、我染疫數排名退到16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監測應變官莊人祥表示,台灣的防疫經驗登上國際頂尖醫學期刊。(記者塗建榮攝)
〔記者吳亮儀/台北報導〕面對武漢肺炎疫情,台灣至今的防疫措施讓許多國家稱羨及學習,頂尖醫學期刊《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專文介紹台灣的應變措施,稱讚是「迅速應變並保護公民利益的典範」。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開心宣布台灣的防疫經驗登上國際權威醫學期刊;期刊標題「台灣因應新冠病毒」,副標題「大數據分析、新科技和積極主動採檢」。
讓台灣防疫經驗登上國際期刊的論文,是由來自台灣的美國史丹佛大學醫學院政策成果暨預防中心主任王智弘,和共同作者Chun Y. Ng、Robert H. Brook博士一同發表。稱許台灣迅速實施的多項應變措施及決策,對預防大規模疫情流行很有效,對其他國家具指導意義;也提到台灣在之前經歷SARS疫情而修法及建立防疫體系,奠定了這次迅速應變的基礎。
利用大數據找出確定病例
台灣多項關鍵防疫措施,包括去年十二月卅一日,接獲武漢肺炎訊息當天就召開記者會說明;成立指揮中心前,即開始針對高風險航班實施登機檢疫;串聯國民健康保險數據、移民署、海關等建立大數據分析,依據民眾旅遊史、臨床症狀等判斷警訊,協助即時找出確定病例。且民眾就醫時,醫師只要讀取健保資料,即可知道病患近期是否有高風險旅遊史,也可做為診斷相關症狀的辨識依據。
口罩實名制、徵用工廠增產
因應國際疫情發展,台灣成立指揮中心後也採取了許多果斷措施,如口罩實名制、徵用國內口罩工廠生產的醫用口罩、加強口罩生產產能等。
文章也指出,台灣充分運用新科技防疫,旅客在機場報到櫃台預先掃描QR Code,即可線上填報入境健康聲明卡,移民官也可同步知道旅客是否需要居家檢疫。另外,指揮中心每日召開記者會說明疫情,相關部會也與會說明有關假消息處理情形等。
文章指出,根據先前研究,台灣曾被認為可能是這波武漢肺炎疫情中嚴重度第二高的國家,但至二月廿四日,台灣確診排名為全球第十名,迄今病例數排名更退至第十六名,台灣名次越來越往後,可看到防疫成效。
指揮中心強調,面對武漢肺炎,未來仍有很大的挑戰,謝謝在海外的國人協助發表這篇文章,讓國際知道台灣的努力。
疫情控制快速應對關鍵措施